【讀報心得】校園中的性別教育

國中階段是青少年探索自我認同與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時期,因此,性別教育在此階段更顯重要。圖為2025年1月20日,1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的第3天,台中一中考生陸續走出考場。(中央社)
國中階段是青少年探索自我認同與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時期,因此,性別教育在此階段更顯重要。圖為2025年1月20日,1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的第3天,台中一中考生陸續走出考場。(中央社)

文/曾義棠(高雄市鳳山國中)

日前讀報,一則關於「金城國中考題惹議」的新聞躍上版面,引發社會廣泛關注。起因是該校健康教育科目段考中,出現了「綠茶婊」、「打砲哥」等不當字眼,這些詞彙不僅涉及性別歧視與潛在的性別暴力,更可能對學生造成價值觀的誤導,進而引發軒然大波。

事件爆發後,校方及教育主管部門迅速做出回應。校方公開致歉,承認考題內容安排不妥,承諾將依調查結果進行處置,並盡力降低對學生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。教育部也明確指出,應避免在考題中出現不當詞彙,以維護學生身心健康。儘管校方已積極補救,但此次事件對學生造成的影響已難以完全抹滅。

我認為,教育的本質在於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,而非傳播負面、歧視性的訊息。

國中階段是青少年探索自我認同與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時期,因此,性別教育在此階段更顯重要。師長們常教導我們尊重和理解不同性別的差異,拒絕歧視與性騷擾。然而,這則新聞讓我震驚的是,散播這些不當詞彙的,竟然是為人師表的老師。雖然我不認識那位老師,但他的行為無疑讓許多令人尊敬的好老師受到波及,實在令人痛心。

進一步思考,這起事件不僅僅是考題內容的問題,更反映出教育現況的潛在危機。在升學壓力下,部分學校或教師過於看重考試成績,而忽略了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。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,不僅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,更可能對學生的人格發展造成不良影響。因此,我們應當重新審視教育的目標與方向,將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與獨立思考的能力置於首位。

金城國中考題事件,無疑為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。唯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,營造一個健康、積極的教育環境,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身心健康。◇

延伸閱讀
解決堰塞湖 農業部揭2方案
2025年09月25日 | 4天前
民進黨共諜案4人判決出爐
2025年09月25日 | 4天前
研究:水溫逾36度文蛤暴動逃生
2025年09月25日 | 5天前
卡雙城論壇MOU?陸委會揭審查理由
2025年09月25日 | 4天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