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境部導入偵檢機器犬 提升救災安全

環境部首度導入「偵檢機器犬」25日亮相。(記者莊璦筠/攝影)
環境部首度導入「偵檢機器犬」25日亮相。(記者莊璦筠/攝影)

【記者莊璦筠/台北報導】

環境部推動科技防救災,25日首度公開「偵檢機器犬」,將協助毒化災災害防救行動,取代應變人員進入高風險區域執行偵檢任務,提升整體應變能量。環境部長政務次長謝燕儒表示,救災人員的安全是無價的,運用科技產品,降低人員暴露風險,提升救災安全是重點中的重點。

環境部25日召開記者會,宣布首度導入「偵檢機器犬」協助毒化災防救行動。謝燕儒表示,過去有過高雄氣爆事件,在那次經驗中,發現單靠人員在現場進行偵檢和採樣分析,會有極大危險,因此決定發展科技救災技術。

謝燕儒指出,一般偵檢技術小組在具備毒化物災害的危險環境下執行任務,即使穿著A級防護衣並攜帶氧氣瓶,最多只能在現場停留約三十分鐘就必須撤退;此次導入的「偵檢機器犬」優勢在於能長時間在毒化物熱區偵檢,並搭載熱影像與氣體偵測儀器,可即時回傳影像與數據,有助於後續的救災決策。

針對媒體關注機器犬是否為中資,或有其他資安疑慮,謝燕儒說,目前採用的機器犬是美國製造,並搭配台灣研發器材,完全排除中資或中國產品,可確保數據資料傳輸安全性。

化學署代理署長陳淑玲表示,「未知」是毒化災現場最大的敵人,因為化學品特性很多,有些需要灑水降溫,但也有完全禁水性的化學物品,因此能快速偵測化學品能力非常重要,可確保應變成功、降低傷亡與損失。

環境部強調,毒化災防救核心在於事故初期有效控制,未來將持續推動業界自助、聯防互助與政府公助三大支柱,並積極引進智慧科技,打造更具韌性的毒化災防救體系,同時呼籲業者必須落實自主防災管理。◇

延伸閱讀
台股創新高 市值登全球第8大
2025年09月24日 | 6天前
AI世代 孩子批判力與社交力拉警報
2025年09月24日 | 6天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