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防災日演練 賴清德:充足準備才能減少危險
總統賴清德19日到宜蘭視察「國家防災日演練」,14國救災人員及各國駐台使節代表也參與演練。賴清德表示,透過一次次的演練,把步驟變成習慣,讓安全成為日常的一部分。每個人都有充足的準備,才能在災害來臨時,減少危險,保護自己與家人。
今年國家防災日演練19日舉行,全國各地上午9時21分都收到「地震速報」,9時30分也對沿海鄉鎮市區發送「海嘯警報」測試。此外,今年的國家防災日地震速報,最後附的網址連結可查詢新版「台灣全民安全指引」。
賴清德前往宜蘭視察「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救災動員演練」,隨後至宜蘭科學園區旁滯洪池,視察海嘯救災動態展演,並前往宜蘭運動公園風雨球場聽取簡報,以及巡視各式救災裝備器材展示區;14國救災人員及各國駐台使節代表也參與演練。
賴清德致詞時表示,近年受天災地變的衝擊,累積數項防災成績,也強化民眾防災意識,更透過中央、地方攜手演練,將災害來臨時的傷害降到最低,並以最快時間投入重建,而在台灣最需要的時候,也感謝國際社會的幫助,彼此提升防救災技能。
他說,為讓國家更有韌性,政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,結合台灣各界打造更具韌性防衛力量的國家,肯定宜蘭及各單位今年投入複合式演練。
賴清德說,今年丹娜絲颱風造成台南等縣市斷電影響通訊系統,這次看到消防署和民間合作發展出5G通訊,期許未來通訊恢復要比照自來水及電力,在災害後迅速恢復這三大服務系統;軍醫局也和民間整合智慧科技,可在戰地連線醫學中心與醫師合作,讓防、救災連結醫療體系更加完整。
他說,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也委託國防部印發全民國防手冊 ,未來每位民眾的家庭至少都要有一本,當危機來臨時,作為台灣全民的安全指引,包括應變颱風、地震,甚至是地緣政治的變化。
賴清德強調,透過一次次的演練,把步驟變成習慣,讓安全成為日常的一部分。每個人都有充足的準備,才能在災害來臨時,減少危險,保護自己與家人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