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國防手冊亮相:戰敗投降皆假訊息

國防部16日公布新版《全民國防手冊》,列出五種可能遭遇的軍事威脅態樣,但刪除敵我識別章節;手冊內容首度提到,「倘若台灣遭受軍事侵略,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布投降的訊息,都是假訊息」。
新版《全民國防手冊》主題為「當危機來臨時:台灣全民安全指引」,以圖文說明的方式,宣傳「全社會防衛韌性」理念;手冊網站版也同步上線,實體紙本手冊將會在北、中、南三處指定全聯福利中心門市發放。
《全民國防手冊》列出五種台灣可能遭遇的軍事威脅態樣:
一、重要基礎設施及多數海纜遭破壞、大規模網路癱瘓;
二、敵國巡航繞台,要求登檢我國船隻;
三、敵國在我周邊進行實彈操演,或利用軍演名義單方面劃設禁航區;
四、對岸單方面宣布停止兩岸交通、商業活動;
五、敵國發動攻擊、武裝侵略或滲透破壞。
針對編製新版手冊的目的,全民防衛動員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表示,全動署四年內編製了三個版本的手冊,這次第三版的手冊推廣「有準備,更安全」的行動理念,推廣全社會防衛韌性。
國防手冊:戰時看到軍隊就遠離
由於前一版的《全民國防手冊》納入「敵我識別」內容,詳述國軍服飾及共軍的服飾概要,但新版手冊卻刪除「敵我識別」部分。
沈威志說明,敵我識別是非常專業的課題,大到機艦、小到服飾,還可能因距離、環境、背景等因素混淆敵我,甚至戰時共軍還可能偽裝成國軍。因此,手冊指引民眾在危險區域時,看到軍隊時就遠離;如果無法離開,就隱蔽於遠離門窗的建物。
全台5600物資配售站
針對外界關注的「配售站」問題,沈威志強調,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核心目標,是維持政府在危機中的正常運作,民生穩定必須優先考量;現階段配售站主要供應5項物資,包括食用米、食用油、食用鹽、瓦斯及嬰兒奶粉。
沈威志說,相關演練已在城鎮演習中測試,例如台北市在小巨蛋進行過模擬操作;配售站目前規劃全台有超過5,600個站點,配售5大民生物資,未來有機會與超商、賣場合作。
經濟部科長王啟明補充說,「參考口罩實名制的做法,希望能夠透過超商,或者是賣場的據點,它的普及性,在便利跟通訊正常運作的情況下,協助政府的配售作業。」
平時7項準備
手冊還指引民眾平時應做好7項準備,包括日常居家儲備、緊急避難包準備、當聽到防空與海嘯警報、當收到警報訊息、守護資安注意事項、增加防災知識和技巧等內容。
至於危機來臨時,手冊建議有10項因應之道,包括如何自救與互救、可能遇到的威脅、天災的應變方式、軍事侵略的應變方式、掌握正確資訊、如何獲取資訊、當民生必需品短缺、當住家毀損無法居住、當感到焦慮、如何與孩子討論危機與軍事侵略等內容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