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導體供應鏈挑戰多 經長提產業合作3面向
SEMI國際半導體展10日開展,9日展前舉辦多場論壇,經濟部長龔明鑫出席晶鏈高峰論壇時表示,半導體供應鏈近期遭遇地緣政治等挑戰,產業合作可朝三面向發展,其中包括共同研發高科技前瞻技術。
龔明鑫表示,半導體供應鏈近年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,包含地緣政治、極端氣候、關鍵材料受限和需求端起伏不定等,都在考驗產業韌性和合作能力。
龔明鑫認為,全世界半導體產業合作有三大面向,包含在全球化格局重新調整時刻,企業透過協作、共同面對挑戰;對於未來高科技前瞻技術,建立共同研發機制;此外,產業可以資訊共享和成立交流平台。
他強調,台灣產業聚落高度集中,有很好的生產效率,當地震發生時,企業也可以啟動跨國支援解決問題。誠如總統賴清德所言,台灣產業需要立足台灣、放眼全球,台灣也願意將產業經驗與全世界分享。
應材:台灣有最好的製造團隊
產業代表在論壇上也相繼談到與台灣的合作狀況。應用材料副總陳正方表示,台灣擁有接近客戶、最好的製造團隊、優秀人才等三大優勢,應材也在南科投資新台幣30億元,以滿足台積電南科製造中心等客戶需求。此外,台灣是重要的半導體發展重鎮,涵蓋上游的原料供應、到下游的封裝測試,可扮演居間協調的角色。
陳正方指出,台灣有異質整合等先進封裝技術,可以克服傳統摩爾定律的極限,此外,台灣也可將豐富的半導體研究和製造經驗,應用在量子運算發展。應材已和工研院合作,開發最先進的封裝測試,目前已取得實績,將持續投入研發。
日本美光記憶體副總裁野坂耕太表示,美光長期與台灣、日本和美國供應商密切合作,舉例而言,和日本設備供應商共同發展最先進的微影技術,供應商和客戶攜手合作可提高供應鏈韌性。美光也持續在日本和台灣投入研發,台日是美光最重要的研發基地,具備最先進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(DRAM)技術。
野坂耕太提及,台灣去年4月發生大地震,美光各國廠房全體動員針對美光、供應商等廠房投入救災,在24小時之內就恢復正常運作。美光團隊和供應商建立良好關係,也可把在台灣的營運經驗推廣到美國等地,提升全球供應鏈韌性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