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內閣最快9/1交接 卓榮泰率成員亮相

行政院27日宣布內閣16名成員異動名單,並在28日行政院會結束後,由院長卓榮泰率領新成員召開記者會。卓榮泰說,未來行政團隊會用最快速度整頓,依照總統賴清德指示的四大優先來進行。大部分新內閣成員將在9月1日交接,運動部將在9月9日掛牌,李洋屆時接任首任部長。
行政院28日舉辦「行動創新AI內閣2.0發布記者會」,卓榮泰率新舊閣員亮相,包括: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、準經濟部長龔明鑫、發言人李慧芝、行政院準祕書長張惇涵、準政委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葉俊顯、衛生福利部準部長石崇良、數位發展部準部長林宜敬、衛福部準常務次長莊人祥、教育部準政務次長劉國偉、數發部準政務次長侯宜秀、環境部準政務次長謝燕儒、原住民族委員會準副主委陳義信等人出席。
李洋則因有事不在台灣缺席,由準運動部政務次長,現任體育署長鄭世忠代表出席。
卓榮泰致詞時指出,對於新內閣成員他非常期待,也有一點激動,這些領域專家或是意見領袖加入內閣團隊,都必須調整工作、說服家庭、強化心理狀態,準備好更好的體力,才能最快速跟現有團隊整合成2.0團隊。他要求,團隊未來必須加速行動、積極任事、有感施政,回應民眾對執政團隊的指教與要求。
對於在野黨批評內閣異動次長比部長多,卓榮泰回應媒體提問時指出,調整隊型就是新團隊不是小調整,他知道做任何調整都無法滿足所有有批評意見的人,但也虛心請求外界給予新團隊時間,「給我們時間,我有信心」。
準行政院祕書長張惇涵:相隔17年再度回到行政院工作,「從國安團隊回到行政團隊,雖然崗位不一樣,但都是戰鬥位置,自己在決策時會冷靜的想,決定後就會全力衝衝衝。」
他說,賴總統領導國安團隊、卓院長帶領行政團隊,整個行政團隊All in、上下一心,讓台灣穩定前行,這就是他們身上無可迴避的責任。
準國發會主委葉俊顯:接任後會主要推動四大建設,首先是AI新十大建設,這將會為台灣經濟打好穩固基礎,這也是相當具有挑戰的任務;第二是地方創生3.0,這將鎖定青年培力、多元途徑、基礎建設與跨域合作、國際連結等五大項目。
第三是重大公共建設落實審議預警退場治理機制,確保品質跟期程;第四是落實均衡台灣,希望推動六大生活與產業區域140項建設、9大生活機能。
準經濟部長龔明鑫:首先要強化包括治水在內的基礎建設,行政院也指示明年要大幅增加治水預算,經濟部將落實與執行;第二是落實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方案,中小微企業跟傳產是台灣產業發展的根,經濟部永遠跟產業站在一起。
「第三是,台灣科技產業下一步要怎麼走?」龔明鑫說,還有一步要往前跨的是,總統政見裡面提到,立足台灣布局全球,成為經濟日不落國。龔明鑫說,台灣產業還是要走出去,特別是未來經貿秩序可能有所改變,加上川普2.0全球性的訂單需求,台灣要能因應挑戰,這是非常重要的議題。
準數發部長林宜敬:數發部將持續以AI產業、資安韌性,以及打詐作為重點,同時會強化數位政府方面的建設,並組造適合台灣高科技數位發展的環境,且會幫助數位產業解決問題、有更好的發展。
準衛福部長石崇良:未來會持續傾聽民眾、醫護人員與產業的聲音並積極回應、解決問題,並落實「健康台灣」的國策願景。
準原民會副主委陳義信:自己是原住民,所以講話比較大聲、有元氣。他說,跟很多在座的政務次長一樣是第一次當公務員,現在說話比較謹言慎行。第一是為原住民找工作,把運動人員培養起來,做好跨部會合作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