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暑重創海鮮捕撈 日本海膽飯1碗破3千元
日本今夏遭遇史上最炎熱天氣,北部海域海膽捕撈量驟減,導致高級海膽蓋飯(海膽丼)價格飆破100美元(約新台幣3,084元),讓遠道而來的食客失望而歸,也進一步加劇了民眾生活成本壓力。
據路透社報導,在北海道利尻島,一份含100克北海道馬糞海膽的海膽蓋飯,如今售價已達1.5萬至1.8萬日圓(約新台幣3,156至3,787元),幾乎是幾年前價格的兩倍。
在當地經營超過半世紀的「佐藤食堂」(Sato Shokudo)老闆娘佐藤貴美子(Kimiko Sato)說,「客人看到價格都很吃驚,一整桌人只點一碗海膽飯共享,其他人就改點拉麵。」
海膽雖一向是高級食材,但如今價格之高,連特別節日都難得一見。日本政府數據顯示,2025年7月日本全國食品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7.6%,家庭食品支出比率逼近30%,創43年來新高。
產量銳減導致批發價翻倍
利尻漁業合作社總幹事山上辰昭(Tatsuaki Yamakami)表示,今年的海膽捕撈量比去年減少一半,產地價格亦翻倍。根據統計,利尻馬糞海膽每10公斤批發價已飆升至9萬日圓,高於兩年前的4萬日圓。
不僅海膽,其他冷水性海產如鮭魚、魷魚、秋刀魚等捕獲量也持續下滑。近年海水溫度波動劇烈,部分海流北移,使日本東北地區已不再是鮭魚的主要產地。
日本漁業研究與教育機構指出,過去20年間,這些魚種的批發價格平均上漲近五倍,供應量則大幅縮水。東京帝國數據銀行指出,高溫使捕撈量降低、價格上揚,也連帶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。
旅客消費轉向平價飲食
一名35歲旅客Momoko Asami說,「我們來築地本想大快朵頤,但海膽丼、海鮮丼價格太高,只好改吃玉子燒、明太子可樂餅等街邊小吃。」
根據官方數據,7月生鮮食品價格較前一月上漲3.3%,魚類和海產類雖略有緩和,但仍年增2.5%。有專家指出,日本整體通膨雖仍低於歐美,但對固定收入者,如年長者的影響尤為明顯。
專家警告,日本政府雖希望2030年將食品自給率提升至69%,但若海洋資源持續不穩,達成目標恐面臨更大挑戰。◇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