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三重啟公投因投票率低未通過? 白營擬修法公投綁大選

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雖多於不同意票,但票數僅434萬1,432票,未達2千萬2,091人的四分之一門檻,相差65萬9,091票,投票率更僅有29.53%。民眾黨主席、立委黃國昌預告,將推動修正《公投法》,改回公投綁大選,以提升投票意願。立委王鴻薇表示,國民黨基本上支持,未來要讓公投能真正反映全體民意。
核三重啟公投23日落幕,同意票數434萬1,432票(占比約74.17%),多於不同意票數151萬1,693票(占比約25.83%),與門檻500萬0,523票相差65萬9,091票,未能通過。在投票率方面,全國僅29.53%,連核三所在地恆春鎮也只有27.33%;相較之下,與罷免投票同時舉行的台中市、南投縣部分區域則高達近五成,其中南投市最高達51.36%。
黃國昌表示,民眾黨在立法院下個會期,啟動《公民投票法》修法,打破鳥籠公投,實踐主權在民的價值與精神,「要增加投票意願,當然要跟選舉合併舉行」。
王鴻薇認為,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高達74%,距離門檻也只有65萬張票,這樣的結果充分顯示台灣民意所趨,但公投與大選脫鉤導致無法過關,讓公投變「鳥籠公投」。民眾黨要提出公投綁大選提案,國民黨基本上支持,因為國去國民黨立委也有提出相關法案,未來要讓公投能真正反映全體民意,而不再是被政治性操作。
立委陳玉珍也說,公投沒通過主要是因投票總人口比較少,若沒有和選舉或罷免一起投票,專門出來投公投的選民就不會那麼踴躍,且時值暑假期間,可能有很多人不在國內。但她認為,賴政府也應把大多數投票民眾同意核三延役的結果當成民意展現,為了國家長遠政策思考,當成施政的重要參考。
不過,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強調,公投綁大選已經在2021年四大公投時驗證過,人民決定不綁大選。民意反對公投綁大選,目的是把「人」跟「事」的投票分開,因為公投是公共政策的討論,如果跟人的選舉綁在一起,就完全會被政黨動員、政治操作,不利於理性與專業討論,民進黨一直以來都反對,才會奠定現在2年一次的公投機制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