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修海底電纜規則 中企禁入供應鏈

海底電纜可說是現代全球通訊命脈,如今也成了國際政治角力戰場。據日媒報導,美國政府近日通過新規定,首次明確禁止中共、俄羅斯等敵對國家相關公司參與美國海底電纜供應鏈,確保供應鏈安全,這也是2001年來首次重大修改。
俄國與中共近年對全球海底電纜動作頻頻。據美國網路安全公司「Recorded Future」報告,俄國在烏俄戰爭中加強對海底電纜監控,極可能為未來的破壞行動做準備。而中共則被指控試圖透過其國有企業,加強對全球電纜網路控制,可能增加其監控和干預全球數據能力。
而台灣也身處海底電纜危機中,自2019年以來,台灣有多達36次海底電纜遭外國船隻破壞的事件,其中多數為中國漁船、貨船與抽砂船。
據日經亞洲報導,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(FCC)過去曾努力將中國企業排除在美國通訊網路之外,但在海底電纜規則方面尚無進展。不過,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最近批准關於誰能參與海底電纜工作新規則,經過公共意見徵詢期等程序後,就能完成修改。
排除中俄伊企業
對於誰能參與美國海底電纜相關業務部分,新規定在實際上排除總部設在中國、俄羅斯和伊朗等敵對國家的企業。外國對手原則上將不准接觸到美國海底電纜。美國希望藉由明確排除中國公司,來確保整個海底電纜供應鏈的安全,包括所用的材料和傳輸設備。
除此之外,美方也將讓日本、歐洲、其他盟邦和夥伴國的企業享有更流暢批准程序,盼鼓勵官方和民間對高成本海底電纜產業進行投資。另針對美國企業和來自盟邦的可信任公司持有的技術,新規將提供精簡過優先審核機制,可讓批准時間較目前的平均2年縮短。
企業獲得批准後,還將須提交網路安全計畫,並採取步驟確保電纜供應鏈中沒有總部設在美國敵對國家的企業,包含所有支援設備和技術的部分。
日企預計有望拿下相關訂單
新規預料將讓NEC等日本企業有新機會拿下美國海底電纜相關訂單,但它們也因此多了檢視自身供應鏈風險的負擔。
美國前總統拜登執政後期,美國政府開始為了實施新規而採取行動。最初提案要求每3年就得重新申請批准,但因太過麻煩,新規已改為每25年才需重審。
據統計,海底電纜每天促成約10兆美元金融交易,目前全球95%國際數據依靠海底電纜傳輸。目前全球海底電纜約9成由日商NEC、美商SubCom或法商阿爾卡特海底網路(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)製造,但中國公司華海通信製造市占額已逐步提升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