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築藝術家 黑頭織布鳥的巧手人生

雄鳥倒掛於樹枝下方,銜草續補編織中的鳥巢。(王國衍提供)
雄鳥倒掛於樹枝下方,銜草續補編織中的鳥巢。(王國衍提供)

【記者廖儷芬/台中市報導】

在台灣中南部的農田邊緣或河川旁的林木間,有時會看到一抹亮眼的金黃在枝葉間飛舞。那是黑頭織布鳥,一位天生的建築藝術家。雄鳥會獨自飛來飛去,嘴銜著剛啄斷的草葉,倒掛在細枝末梢,一點一點地把草葉編成懸吊的球狀巢穴。
築巢前,它會先選好位置,並測試枝條的支撐力。這是它的「地基工程」,若枝條不夠穩固,整個工程就不會開始。

一對黑頭織布鳥在巢穴旁飛行與互動,展現繁殖期的熱鬧景象。一對黑頭織布鳥在巢穴旁飛行與互動,展現繁殖期的熱鬧景象。(王國衍提供)

從結構到美觀的細心講究
黑頭織布鳥的巢,不只是鳥兒的家,也是牠的求偶禮物。雄鳥在編織時,會用草葉打出不同類型的結,隨著經驗增加,結法也會更多樣、更牢固。熟練的工匠懂得選擇韌性佳的草葉,減少在打結時斷裂的可能。
巢穴的入口永遠朝下,方便牠們進出,卻能避免蛋滾落,也能防止蛇等天敵入侵。巢內常有巧妙的隔間設計,空間分配符合繁殖需求,簡單實用卻不失美感。

從選址、測試、結構設計到室內隔間,每一步都充滿巧思與目的性。從選址、測試、結構設計到室內隔間,每一步都充滿巧思與目的性。(王國衍提供)
牠們用一次次的編織,換來伴侶的信任與生命的延續。牠們用一次次的編織,換來伴侶的信任與生命的延續。(王國衍提供)
一隻雄鳥在巢口與另一隻鳥互動,畫面充滿生態動感。一隻雄鳥在巢口與另一隻鳥互動,畫面充滿生態動感。(王國衍提供)

求偶的鳴唱與「監工」的母鳥
當巢穴完成後,雄鳥會攀在巢口附近,不斷發出響亮的鳴叫聲,等待母鳥前來檢視。這時的鳴唱,不只是歌聲,更像是在展示自己的誠意與能力。
母鳥在一旁細看每一個細節,如果不滿意,雄鳥就得拆掉重來,直到母鳥點頭為止。有時,一棵樹上能看到多個未完成或被棄用的巢,那是一次次「驗收不合格」的紀錄。

一隻雄鳥在巢口與另一隻鳥互動,畫面充滿生態動感。一隻雄鳥在巢口與另一隻鳥互動,畫面充滿生態動感。(王國衍提供)
金黃色羽毛在陽光下閃耀的黑頭織布鳥,飛向新建的巢穴。金黃色羽毛在陽光下閃耀的黑頭織布鳥,飛向新建的巢穴。(王國衍提供)

大自然的工程高手
黑頭織布鳥的築巢行為,不只是生存本能,更是一種自然界的建築藝術。從選址、測試、結構設計到室內隔間,每一步都充滿巧思與目的性。對牠們而言,這是一場結合了力學、美學與情感的工程。
牠們的勤奮與專注,讓人不禁想起人類的建築師。不同的是,牠們不用藍圖,不需工具,全靠一雙翅膀與一張小小的喙,就能完成一座既安全又美觀的家。

展翅的黑頭織布鳥高舉頭部,檢視剛完成的巢穴入口。展翅的黑頭織布鳥高舉頭部,檢視剛完成的巢穴入口。(王國衍提供)
雄鳥張口鳴叫,倒掛於綠色草編的巢穴入口。雄鳥張口鳴叫,倒掛於綠色草編的巢穴入口。(王國衍提供)

在枝頭延續的故事
如今,這些黃黑相間的小小身影,依舊在枝頭來回忙碌。牠們飛去河畔啄來新鮮的草葉,又飛回巢邊,繼續加固結構。偶爾,有另一隻黃羽的母鳥飛來,停在不遠處,專注地觀察。
不論工程是否馬上獲得認可,雄鳥都會再試一次。牠們用一次次的編織,換來伴侶的信任與生命的延續。這樣的耐心與堅持,正是黑頭織布鳥最動人的地方。

雄鳥用雙爪抓住巢邊,身體懸空,專注於編織新鮮的草絲。雄鳥用雙爪抓住巢邊,身體懸空,專注於編織新鮮的草絲。(王國衍提供)
黑頭織布鳥倒掛在巢下方,嘴銜草葉細緻修補外層結構。黑頭織布鳥倒掛在巢下方,嘴銜草葉細緻修補外層結構。(王國衍提供)
延伸閱讀
森林種子散播者 紅胸啄花鳥
2025年05月26日 | 3個月前
望地之謎 林欽賢的藝術凝視
2025年06月17日 | 2個月前
台中文學公園|春雪流蘇的白色詩篇
2025年04月03日 | 4個月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