質疑立院最長延會變耍廢 公督盟揭7大亂象

在野黨通過立法院史上最長延會,自6月底一路延長至8月底。公民監督國會聯盟22日與時代力量共同召開記者會,稱此次延會長達3個月卻毫無效率,淪為「假開會、真怠惰」,並提出7大亂象與4項訴求,呼籲選民在下次選舉以選票汰換問政失職的立委。
公督盟整理立法院7大亂象,包括:一、認真開會成幌子?國民黨立委質詢率敬陪末座;二、延會強推爭議法案,重要民生法案卻缺席;三、立法院瘋考察,國內旅費已快見底;四、2,599件法案待審,立法效率嚴重低落;五、預算審議大塞車,總預算之亂恐再上演;六、國、眾兩黨立委刻意隱匿利益衝突資訊;七、國家主權遭侵蝕,立法院卻持續噤聲。
王婉諭:3個月僅通過3案
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,這次延會創下史上最長紀錄,但3個月以來僅通過3個法律案,與民眾期待相去甚遠,根本是「假開會、真怠惰」。她表示,國民黨立委當初要求延會,如今卻缺席開會、不積極質詢,甚至有立委口頭質詢率不到六成。
王婉諭點名國民黨立委林思銘質詢率僅40%、立委游顥甚至只有25%,立委盧縣一3次質詢缺席2次、口頭質詢率也只有25%。國民黨主導延會卻不開會,造成民生法案停擺,這樣的立委不配代表人民。
她提出4大訴求,包括問政應付出代價、延會不能強推爭議法案、考察觀光需全面檢討,以及預算審查不再大塞車。她強調,立法院是人民授權的最高民意機關,不該淪為立委個人舞台,人民會記得誰怠惰、誰失職,下次選舉會用選票做出審判。
公督盟理事潘威佑表示,立法效率低落,這不只是政治問題,更是一場「教育危機」。身為教育界代表,他直言立委怠惰會誤導下一代,傳達「責任可以無限延後」的錯誤價值觀。
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表示,這次延會本質上充滿政治算計,導致立院效率崩壞。在野黨主導的立法院不僅未審完今年國營事業預算,卻即將進入2026年度總預算審查,嚴重拖垮行政體系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