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三公投 經濟部長︰安全無法以公投決定

重啟核三公投案進入最後倒數,身為屏東人的經濟部長郭智輝8月20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,「若真要談核電延役,為何不連核一、核二、核四一起談?」他質疑為何由全國人民決定屏東核三廠未來,並強調核電延役必須滿足「2必須、3原則」的嚴格條件,「安全也無法以公投決定」,必須由專家認定。
隨著核三廠機組陸續停機除役,台灣今年5月甫達成執政黨「非核家園」目標,但即將到來的公投案,可能再次牽動能源政策方向。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詢時表達外界憂慮,擔心政府重演2018年「以核養綠」公投模式,即便民意支持,行政部門也未必實質推動。
對此,郭智輝以總統賴清德提出的核電使用條件,包含「2個必須」,核安會必須依法訂定安全審查程序、台電必須依該辦法執行自主體檢;以及核安無虞、核廢有解及社會共識的「3個原則」,必須滿足所有條件,才具備重啟的可能性。
郭智輝說明,經濟部是執行單位,立場就是依法行政,如果政策指示重啟,台電就會針對核電廠進行安全總體檢、結構設備組件的壽期管理、設備汰舊換新等評估,提出重啟計畫送國際同儕審視,並交由監管單位核安會審查。
立委張啓楷表示,核三廠因安全評比優良及台電同仁深耕地方備受肯定,獲周邊居民支持。但身為屏東人的郭智輝反問,為何是由全國人民來決定屏東核三廠的未來,此舉對在地居民是否公平?郭直言,「若真要談核電延役,為何不連核一、核二、核四一起談?難道是它們不安全嗎?」此番話也突顯核電議題的複雜性與區域考量。
針對先前有核三管理階層透露,內部曾評估延役20年安全無虞一事。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證實,過去確有非正式內部評估,但當時核三仍在運轉,如今機組已進入停機除役階段,情況完全不同,任何延役可能性都必須重新進行嚴謹評估。
此外,立法院質詢也觸及內閣表現,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認為,風災過後,經濟部談到電韌性,可以花費4千億至5千億元去做,但水韌性卻未見規劃。她批郭智輝遇該議題就交由台水代答、推卸責任。
郭智輝致歉表示,自己非水利專家,承諾將會同水利署在一個月內提出台水韌性檢討報告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