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造古城4年虧40億 揭中國文旅業三大病灶

中國湖南張家界的「大庸古城」耗資近25億人民幣打造。(影片擷圖)
中國湖南張家界的「大庸古城」耗資近25億人民幣打造。(影片擷圖)

【記者李清源/綜合報導】

中國湖南張家界的「大庸古城」耗資近25億元(人民幣,下同;約新台幣103億元)建造,自2021年試營運以來,4年累計虧損超過10億元(約新台幣41億元)。這座曾被視為城市文化旅遊標竿工程的古城,如今成了資金沉沒的「空殼景區」,也是中國文旅產業遍地爛尾的一個縮影。

張家界古稱大庸,文旅項目稱為「大庸古城」,占地約325畝,總建築面積約18.5萬平方公尺,建築風格融合明清元素與少數民族土家族特色,配套有戲台、文廟、牌坊街等。

「大庸古城」在2016年6月開工建設,2021年6月試營運,2022年8月全面完工。主導該項目的中國國企張家界旅遊集團,原預計建成後每年實現營收近5億元,淨利潤近2億元。

中國湖南張家界的「大庸古城」耗資近25億人民幣打造。中國湖南張家界的「大庸古城」耗資近25億人民幣打造。(擷自大庸古城官網)

大庸古城門可羅雀 公司負債

然而,「大庸古城」自2021年營運以來就沒有盈利過,4年累計虧損10.8億元。截至2024年底,張旅集團旗下大庸古城發展公司資產總額13.95億元,負債總額16.97億元。

據陸媒報導,大庸古城每天接待的遊客不到20人,唯一盈利項目竟是景區停車場;最初設計的198間沿街商舖,目前均處於關閉狀態。

近日,一名網友在人民網留言,替張家界文旅出主意,建議跟別的景區合作推出套票,並提供觀光車輛,服務好遊客,自然就能吸引到更多遊客;張家界市政府則回復「非常感謝」,引發關注。

2024年9月大庸古城進入司法重整程序,計畫透過債務重組等方式活化資產。截至2025年7月,重整方案據稱取得階段性進展。

文旅項目建設過度 相似性高

其實「大庸古城」只是中國眾多爛尾項目之一。中國文旅行業始於八、九十年代,以歷史景點、文化遺產旅遊為主,由政府管理,門票為核心收益。

2000年後,中國各地爭相發展文化旅遊景區、小鎮、特色街區,並納入GDP(國內生產毛額)考核與招商項目。但由於建設過度、同質化嚴重,假古鎮、仿街巷大行其道。「千鎮一面」、「文化失真」等批評聲不斷出現。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,客流驟減、重創旅遊業,大量文旅項目無法營運或停擺。

中國《經濟日報》今年7月刊文寫道,「數據顯示,全國曾建成超過2,800個人造景區,至今存活下來的不足300個。」

中國湖南張家界的「大庸古城」耗資近25億人民幣打造。示意圖。中國湖南張家界的「大庸古城」耗資近25億人民幣打造。示意圖。(擷自大庸古城官網)

記者參考了多方觀點,分析中國文旅業存在三大病灶:

1、不為遊客而是「為錢而來」

中國從南到北的「仿古景區」、「文化小鎮」層出不窮,然而開發模式從政府批地、房企承建、引入資金炒作,再轉手收租,文旅只是表面包裝,實質是政府操縱下的資本運作。

據「旅界」8月報導,根據業內人士許總分享,其經營的文旅項目是靠一整套EPCO(工程、採購、施工、營運)打包模式,橫跨工程、融資、招商、營運。許總說,能接EPCO項目的營運團隊不是因為懂文旅,而是「牌子多、會寫招商冊子」,最重要的是拿到政府的「鄉村振興款」。

報導指出,地方政府也知道文旅難做,但為了政績別無選擇。鄉村振興要立功,大型古鎮要落地,財政預算要花完。「所謂的EPCO文旅項目不是為遊客建的,是為政績閉環設計的。」

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《大紀元》說,張家界是旅遊景區,人流很多,大庸古城本應有一定的市場基礎,「但它是由政府拍腦袋決定的,而不是由市場運作的。」

「這是中共體制下政績觀扭曲的產物。地方政府相互之間的競爭,要GDP增長,要拿政績,要拿市容作為它的臉面,這就導致大量的文旅項目出現。」王赫說,「這些項目本身是政治的產物,而不是市場經濟的產物」,經濟可行性很差,所以造成了遍地雞毛。

2、「拆真建假」文旅發展扭曲

大庸古城所在區域原本有真實的歷史古街,但在項目啟動前,這些歷史街區被大量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高度商業化、缺乏地方文化特色的「仿古一條街」。

據中國城市規劃學會、新華社在項目啟動時報導,大庸古城選址在張家界城南門口的明清古城原址,「保留修繕三元宮、朝天門、古城牆、古樹名木等歷史人文景觀」,並恢復建設陽戲、古樂堂等表演場所,旨在重現大庸城明清鼎盛時期的十景風貌。

但多家媒體指出,大庸古城實施過程中大規模「去舊改新」,老城區街區被拆除,諸多歷史建築遭推倒,除三元宮獲保留外,其他南門碼頭、青石板街道、吊腳樓等傳統元素均被替換成仿古建築。遊客到訪這類的古城後,常覺得「什麼都假」、「像在影棚裡消費」。

「這就是一個扭曲。」王赫認為,真實的文物能使人產生敬仰之心,但中共大肆破壞這些真文物,建立一系列假古董、假文物,這不僅欺騙消費者,也欺騙市場,「這個政權就在推行文化虛無主義」。

中國湖南張家界的「大庸古城」耗資近25億人民幣打造。中國湖南張家界的「大庸古城」耗資近25億人民幣打造。(影片擷圖)

3、缺乏生活感 只剩商業味

此外,大庸古城沒有規劃生活空間、公共空間,剩下的只是商業空間。本該承載文化記憶的古鎮,如今卻成了廉價的快速消費品。原有居民被遷走,換上「演員」假裝古人表演。

王赫指出,它一切都是「向錢看」,把這個項目表面上建的高大上,實際上是一個利益工程、政績工程,「它是一大片一大片建築建起來,一批批官員倒下去,整個過程腐敗問題無所不在。」

記者認為,中國不缺文化資源,缺的是敬畏與規劃,未來或許「少建幾座仿古城,多留幾條老街巷」才是真正可持續的路,遊客真正需要的文化旅行之路。◇

延伸閱讀
百度「蘿蔔快跑」擬進軍歐洲
2025年08月07日 | 7天前
川普預告會晤俄烏領導人
2025年08月07日 | 7天前
印度買俄油 美祭50%關稅
2025年08月07日 | 7天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