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席凱達格蘭論壇 賴清德:明年國防預算占GDP 3%

總統賴清德5日出席「2025凱達格蘭論壇」,賴清德致詞時表示,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,不僅是印太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堡壘,更是全球民主防線的最前線,而在動盪的世界中,台灣站在對抗威權主義威脅的第一線,也是全球捍衛民主的最前緣,因此,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,台灣將與全球的民主國家,共同面對挑戰。
「凱達格蘭論壇:2025印太安全對話」5日舉行,邀集賴清德、英國前首相強生(Boris Johnson)、美國全球戰略公司執行長葛雷(Alexander B. Gray)、法國前國民議會議長戴扈傑(François de Rugy)等國際政要參與。
賴清德表示,凱達格蘭論壇聚焦印太區域安全、民主陣營的全社會防衛策略,以及經濟、科技與產業外交的戰略整合,三大議題,這些主題皆與台灣的國家發展密切相關。他相信,此論壇能讓台灣和全球的民主夥伴們達成更廣泛的共識,共同為一個更安全的印太地區和更繁榮的世界而努力。
賴清德指出,儘管國際情勢在過去一年變得更加複雜,俄烏戰爭仍在持續,中東地區衝突不斷,中共在台灣海峽、東海和南海的軍事活動不斷擴大,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構成挑戰。不過,這只會讓理念相近的國家團結得更緊密,以捍衛共同的價值觀。
他強調,自他就職以來不斷推動「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」,包括強化國防力量、建構經濟安全、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,以及推動價值外交等,來維護台海現狀確保和平與穩定;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,不僅是印太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堡壘,更是全球民主防線的最前線。
賴清德說,台灣也正主動採取措施,加強「全社會防禦和韌性」。2025年七月,台灣推出了「國家社會韌性」計畫,政府將軍事演習與城市韌性演練相結合,並擴大公民參與及軍民合作,以提升、強化政府機構和全民的應變能力。
談到國防方面,賴清德說,明年的國防預算已達到GDP的 3%,這將提升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,同時在經濟安全上,台灣也正積極深化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和貿易合作,並持續提升台灣的五大信賴產業,包括半導體、人工智慧(AI)、軍工、安控與次世代通訊等「五大信賴產業」。
賴清德說,由於經濟是國力的基礎,也是民主的後盾,他相信民主國家攜手打造更強韌的民主供應鏈,就能讓經濟更繁榮、民主更深化。
「在動盪的世界中,台灣站在對抗威權主義威脅的第一線,也是全球捍衛民主的最前緣。」賴清德說,台灣深刻理解和平的可貴,也明白台海和平不是區域的議題,而是關係到全球的經濟穩定與安全;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,台灣將與全球的民主國家,共同面對挑戰,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,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。
強生:中共併吞永遠不會成功
此外,賴清德5日接見強生訪團,強生是繼柴契爾(Margaret Thatcher)及特拉斯(Liz Truss)後,第三位訪問台灣的英國前首相。
賴清德表示,感謝強生和英國政府對台灣的重視與支持,並多次在國際場域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,台灣和英國共享自由、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,期盼未來兩國能加強合作,創造雙贏。
強生則說,中共對台灣的霸凌行為毫無正當性,應該盡速停止。任何試圖霸凌或併吞台灣的行為永遠不會成功,因為台灣是一個令人驚歎的民主體制,擁有深愛自由的人民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