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遭中養套殺 榴槤出口減45%

2010年7月11日,一位農民划船運送榴槤至越南最大的丐冷水上市集。示意圖。(HOANG DINH NAM/AFP via Getty Images)
2010年7月11日,一位農民划船運送榴槤至越南最大的丐冷水上市集。示意圖。(HOANG DINH NAM/AFP via Getty Images)

【記者侯駿霖/綜合報導】

近年來中共透過「榴槤外交」拉攏東南亞國家,一度躍居為越南榴槤的最大買家,占其出口總量的72%。不過,今年以來中國邊境突然加強檢疫審查,大量越南榴槤被退運或銷毀,上半年出口額重挫45%,成為中共「養套殺」貿易模式下的新例。

據《南華早報》報導,中國官員透露,自今年初開始,中國海關總署對越南榴槤實施更嚴格的檢測標準,必須通過「安全檢查」與「合規性檢測」,並附上有效的合格報告。

官方聲稱,此舉是因為年初在越南新鮮榴槤中檢測出重金屬「鎘」及化學染料「金胺O」(Auramine O)濃度超標,對消費者健康構成威脅。在新規之下,不合格者將被退回或銷毀,涉案出口商的進口資格也將被暫停,讓許多越南業者卻步,不敢再接大宗訂單。

中國的態度急轉直下,使越南的出口明顯受挫。據中國海關數據,1~6月越南新鮮榴槤的出口總額為6.115億美元,年減幅高達45%,成為中國「養套殺」貿易模式下的犧牲者。各國產品也不乏被中共以經濟手段打壓的案例,從台灣釋迦、鳳梨、石斑魚到澳洲紅酒、煤炭等,都是以商逼政的案例。

越南媒體曾經警告,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將使產業面臨風險,建議政府積極拓展日本、韓國及歐洲等新興市場,藉此分散出口。越南榴槤事件再次突顯中共的市場操作,對東南亞國家的農產業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與壓力。◇

延伸閱讀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