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市推「5個歡迎」友善屋源 助青銀安心租屋

台北市4日發布「友善屋源」標示,推出「歡迎長者、歡迎學生、歡迎青年、歡迎設籍、歡迎租補」5個歡迎標示。(台北市政府提供)
台北市4日發布「友善屋源」標示,推出「歡迎長者、歡迎學生、歡迎青年、歡迎設籍、歡迎租補」5個歡迎標示。(台北市政府提供)

【記者戴德蔓/台北報導】

為打造友善租屋市場,台北市地政局8月4日發表「友善屋源」標示,首波上架逾500筆房源,在市府官網專區中公開標註歡迎長者、學生、青年、設籍及申請租補等5大類友善條件,讓長者與租金補貼申請者能更容易找到合適房源,終止資訊不透明,實現「青銀安居」。

台北市長蔣萬安出席「友善屋源開啟青銀安居台北城」記者會時表示,北市是許多民眾實現夢想的起點,居住問題是他們最先遇到的挑戰。市府除了持續興建社會住宅,也推出針對新婚家庭的「幸福住宅」,此次更以正面方式打造「5個歡迎」標示系統,讓租屋資訊更透明,協助各類租屋族群快速找到適合房源。

蔣萬安也分享自身經驗,提到過去曾幫仍是學生的妻子在政大周邊找房,首重安全感,「友善屋源」不僅是解決租屋困境的政策設計,更是推動租屋生態系轉向友善的具體實踐。

地政局長王瑞雲說,「友善屋源」已累計逾500個房源進行標示,多數同時具備3項以上歡迎條件。市府也正與崔媽媽基金會、社會局、民政局合作,規劃推出第二波擴大版本,並與大型租屋廣告平台接洽,讓這些「愛心屋源」能被更多有需要的租屋族看到。

王瑞雲說,實務上長者、租補戶、設籍需求者等,常因房東顧慮被婉拒,例如擔心長者健康問題、租補導致報稅負擔、設籍導致租客不願搬離等,因此透過明確標示「歡迎」有助消弭誤解,自己的公婆就曾遇過類似租屋困難,深知其中痛點。

崔媽媽基金會法律服務組組長曹筱筠表示,長輩面臨「租不到、租不起、住不好」的三重困境,許多房東甚至會限制年齡或要求年輕人當保證人。她呼籲,「不要讓『老』變成被排拒的理由」,透過標示與資訊透明,能協助長者更順利找到住處。

地政局表示,市府已有制定個人房東自治條例,針對租補戶若房東配合申報,可享最高每戶新台幣1萬元的地價稅與房屋稅減免,進一步鼓勵友善出租行為。

市府盼藉由「5個歡迎」標示,攜手不動產業者、租賃平台與公益團體,翻轉傳統房東對特定租客群的疑慮,創造更安心的租屋環境,實踐公平居住權。

延伸閱讀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