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空業子公司待遇差 工會籲設空港服務費

【記者莊璦筠/台北報導】

疫後航空業營收亮眼,但桃園市產業總工會4日前往交通部陳情指出,華航集團子公司第一線基層勞工,例如從事清潔、清艙等員工,底薪僅約2.2萬元,資深員工薪資成長緩慢,要求交通部研議設立「空港服務費」,提撥一定金額照顧航空業與機場基層勞工。

桃產總表示,今年暑假總運量預估將達853萬人次,破歷年新高,疫情趨緩後,暴增的出國旅客為航空公司帶來亮眼營收,但對於在機場工作的勞工來說,勞動環境卻沒有同步提升。

桃產總指出,過去政府以「商港服務費」作為推動基層福利的手段,由該年度收取的商港服務費提撥千分之五,運用於提升港口相關工會人力服務品質,而從業人口更多的航空業與機場勞工,卻沒有相應的措施,因此要求交通部研議設立「空港服務費」,照顧航空業與機場基層勞工。

桃產總表示,航空業需要不同類型公司共同合作,但以交通部投資或是華航集團內部而言,其子公司的薪資結構卻長期沒有實質檢討,且部分公司刻意壓低底薪,並以各種名目獎金與津貼來支應,造成勞工年終獎金等酬勞不如表面優渥的狀況,甚至不如民營航空集團的子公司員工。

交通部航政司科長王世寧出面代表接下陳情書,他表示,交通部重視工會的勞動權益及辛勞,感謝航空業、機場第一線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維持服務所付出的努力,針對空港服務費等訴求可行性進行研議,改善勞工工作環境。◇

延伸閱讀
啟明新校長涉爭議 北市教育局回應
2025年08月01日 | 2個月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