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林寺商業化 中共澈底改造佛教文化內涵

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認為是無神論的中共所培植的政治和尚,少林寺也在釋永信的商業化經營下,距離佛法越來越遠。(Feng Li/Getty Images)
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認為是無神論的中共所培植的政治和尚,少林寺也在釋永信的商業化經營下,距離佛法越來越遠。(Feng Li/Getty Images)

【記者李新宇、梁凱晶/綜合報導】

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近日遭調查,引爆中國佛教界一連串爭議。從私生女傳聞到跨足地產的龐大商業版圖,這位曾被稱為「少林CEO」的僧人,成為中共打造宗教「軟實力」文化輸出的代表性人物,一夕之間崩塌,也是中共黨文化注入宗教政策,長期異化修行空間的結果。

少林寺從廟門走入資本市場

釋永信自1987年接任少林寺住持後,少林寺商業化的潘朵拉魔盒就被打開了。他創立武僧團開啟全國及海外巡演,成立多家公司經營文創、旅遊與商品授權業務,逐步打造出橫跨武術、影視、食品、教育與醫藥等領域的「少林商業帝國」。

其中,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(簡稱「少林資管」)更成為商業操作樞紐,截至2022年,該公司就註冊商標多達666個。迄今,對外投資公司至少16家,累計金額近8千萬元人民幣。2022年,少林資管還間接參與競標鄭州一處4.52億元人民幣的地產項目,雖聲稱「純屬財務投資」,但仍引發「寺廟染指房地產」的輿論風暴。

此前,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公開舉報事件成為外界關注熱點,並持續發酵。圖為釋永信(右前)坐在寺院裡使用電腦。此前,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公開舉報事件成為外界關注熱點,並持續發酵。圖為釋永信(右前)坐在寺院裡使用電腦。(Cancan Chu/Getty Images)

多年來,釋永信在少林寺外也擁有龐大人脈與話語權。據《中國企業家》報導,他曾與馬雲在機上長談兩小時,全程未談佛法,只談商業,馬雲更戲稱他為「河南第一民營企業家」。

在中共文化輸出戰略中,少林寺與孔子學院分別擔任「文」與「武」的角色,為政權提供宗教與文化的軟性包裝。

私生女醜聞與僧俗關係混亂

釋永信的爭議早在2015年就曾浮上檯面。當年一封網路實名檢舉信指控他涉及雙重戶籍、性醜聞及財務不法,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他的私生女傳聞。指控指出他與兩名女子分別育有女兒。

雖然官方調查最終否認私生女關係,但許多疑點至今未釐清,包括其中一名女子釋延潔的戶口為何登記在釋永信母親名下、其弟劉應彪作為僧人又如何能合法生女等問題,讓「假出家、真享樂」的形象根深蒂固。

檢舉中甚至提及性侵案,但因無女性受害人出面,該指控未獲進一步追查。

釋永信的弟弟釋永勝(劉應彪)同樣是少林資產體系中的關鍵人物,曾任多家關聯企業股東及負責人。2015年釋永信被檢舉後,他亦被曝出曾參與資產轉移行為,後來悄然退出相關職位。

中共將信仰工具化 摧毀信仰

學者指出,釋永信是中共宗教政策催生下的產物。中國問題專家王赫表示,中共在文革後重啟宗教場域,實際目的是將信仰工具化,透過商業與政治管控澈底改造佛教文化內涵。

王赫指出,這種由中共操控的宗教商業化,比文革時期的直接摧毀更陰險、更毒辣,摧毀人們心靈深處對神佛的信仰也更有效。在這種政策主導下,不僅僅是少林寺,整個中國大陸的寺廟道觀都變成以賺錢為目標的旅遊開發區,早已不再是傳統的禮佛修道之地,少林寺只是其中的典型罷了。◇

★相關閱讀:
延伸閱讀
傳中國多地大學新生 拒收錄取書
2025年08月07日 | 16天前
因應關稅衝擊 政院啟動支援方案
2025年08月08日 | 15天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