罕病「垂頭症」老婦3年無法抬頭 中醫2招逆轉

頭部下垂綜合症患者頭部無法保持正常姿勢,頸部前傾、下巴靠近胸部,無法抬頭,視野也受限。(Shutterstock)
頭部下垂綜合症患者頭部無法保持正常姿勢,頸部前傾、下巴靠近胸部,無法抬頭,視野也受限。(Shutterstock)

【大紀元訊】

77歲的羅阿姨第一次來到診所時,她的頭深深下垂,下巴幾乎貼到胸口。她說,只要往後仰頭,脖子就會劇烈疼痛,所以根本沒法抬頭,她已被迫維持這樣的姿勢三年了。

頭部下垂綜合症(Dropped Head Syndrome,DHS,也稱垂頭症)是一種以頭部無法保持正常姿勢、頸部前傾、下巴貼近胸部為特徵的綜合症。此病症主要由於頸部伸肌無力或萎縮導致,患者常表現為無法抬頭、視野受限、行走困難,甚至影響日常生活。

垂頭症病因複雜,可能與年齡相關頸椎退化性病變、神經肌肉疾病(如帕金森氏症、重症肌無力、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)或藥物副作用(如抗精神病藥物)有關。臨床上,初期患者常伴隨肩膀僵硬、頸部沉重感,但由於早期症狀輕微,容易忽略。晚期患者甚至出現「下巴抵胸」現象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

垂頭症通常表現為頸部無力、頭部前傾、無法持續抬頭超過三分鐘,尤其站立或行走時更明顯。患者可能感到頸部沉重、視野狹窄,甚至刷牙、漱口或喝水等活動都困難。此外,部分患者或因姿勢失調導致胃部突出、腰部彎曲,引發腰痛或行走不穩。

嚴重垂頭症 恐致社會互動障礙

依上島分級,垂頭症程度分為以下幾級:

• 0級►正常,可連續向前行走30分鐘以上。

• 1級(輕度)►可連續向前行走30分鐘,但頸部感到沉重。

• 2級(中度)►無法在無支撐情況下連續向前行走30分鐘。

• 3級(生活受阻)►無法在無支撐情況下連續向前行走幾分鐘。

• 4級(日常生活嚴重受阻)►無法在無支撐情況下站立並面向前方幾分鐘。

症狀惡化不僅影響身體功能,還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和社會互動障礙。例如,患者因無法抬頭而避免外出,生活自理能力下降,形成惡性循環:肩膀僵硬→脖子低垂→身體問題→生活困難。

治療垂頭症 中藥與推拿並行

中醫理論,頭下垂綜合症常被認為是氣血不和、脾胃虛弱或經絡瘀滯所致。中醫認為「不通則痛」,頸部肌肉無力、僵硬與氣血運作不良密切相關,透過調理氣血、疏通瘀滯取得標本兼治療效。

中醫表示,羅阿姨是「氣血不和、脾胃雙虛」,安排中藥與推拿治療。針對「氣血不和、脾胃雙虛」,開出活血化瘀、健脾和胃的中藥。

推拿治療,逐步調整其頸部姿勢,每次做完治療後,並在脖子上戴上固定器。經過5週治療,羅阿姨的頭終於可抬起來了,雖然脖子還不能完全伸直,但活動幅度大為改善。

年輕人低頭打手遊罹「垂頭症」

醫師呼籲年輕族群勿過度使用3C且要注意姿勢,垂頭症惡化不僅影響身體功能,還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和社會互動障礙。(123RF)醫師呼籲年輕族群勿過度使用3C且要注意姿勢,垂頭症惡化不僅影響身體功能,還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和社會互動障礙。(123RF)

根據外媒報導,日本一名25歲男子,罹患罕見的「頭部下垂症候群」長達半年,造成頭抬不起來、頸部疼痛、吞嚥困難,甚至影響進食,體重狂掉。

檢查發現,男子頸椎骨彎曲變形,初步使用護頸支撐矯正無效,最後以手術切除變形頸骨與疤痕組織,再植入鋼釘固定骨架。

醫師研判,可能是患者長時間低頭玩手機,以及潛在發展性疾病引起。醫師呼籲,年輕族群使用3C要注意姿勢,並避免過度使用。◇

延伸閱讀
房仲業寒冬 近1/4業績衰退6成
2025年08月11日 | 12天前
美國財長:若貿易平衡 關稅如融冰
2025年08月11日 | 12天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