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團籲減塑 環境部:接軌國際趨勢
針對環境部預計下半年提出新版減塑時程規劃,綠色和平7月31日舉辦 「減塑許願池」記者會,攜手民眾與企業代表向政府呼籲,正視塑膠生產對環境與健康的實質影響,停止四輕擴建計畫,將石化與塑膠減產納入淨零轉型的核心戰略。環境部回應,將密切關注《全球塑膠公約》談判進展,作為台灣未來制定塑膠管理作法的參考,確保政策與國際趨勢接軌。
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表示,環境部原本應該在上半年提出2035的減塑里程碑,但半年過去了,推出的是許願池,儘管新增「零售商品包裝」與「網購包材」的方向,但也拖延了原本2030年全面禁塑的目標,令人擔心。
綠色和平指出,近兩年全球聚焦討論《全球塑膠公約》談判,已有近百國支持「減少塑膠生產與消費」,然而,行政院於去年核定中油「新四輕」輕油裂解廠擴建案,將塑膠主要原料「乙烯」的產能從原本的35萬噸提升至100萬噸,擴張近3倍。
張凱婷質疑,新四輕擴建產能,勢必增加台灣生產、使用塑膠的壓力,政府一邊要求民眾積極減塑,自己卻擴大塑膠生產,自相矛盾,淨零、減塑都是由環境部主責,環境部應該站出來反對。
綠色和平提出兩項訴求,一為鼓勵民眾至「減量里程碑許願池」專區提出建議,支持環境部訂定更積極的減塑政策;二是呼籲中央政府,應正視塑膠生產對環境與健康的實質影響,停止四輕擴建計畫,將石化與塑膠減產納入淨零轉型的核心戰略。
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永續消費回收組副組長鍾昀泰會後回應指出,歡迎民眾上網參與「一次用產品減量里程碑」許願池活動,環境部會將許願內容納入擬定政策的重要參考,同時,聯合國即將展開新一輪《全球塑膠公約》談判,將密切關注談判的進展,作為台灣未來制定塑膠管理做法的參考,確保政策與國際趨勢接軌。
環境部原規劃2030年全面禁用購物袋、免洗餐具、飲料杯、吸管等4項一次性塑膠用品。環境部日前表示,因應近年國際減塑目標,預計下半年提出新版《一次用產品減量里程碑》,並於7月1日起至8月31日開放「減量里程碑許願池」專區,廣納民眾對一次性產品減量措施的具體建議與期望。◇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