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光客運財務陷困境 擬停駛14條虧損路線

疫後客運業營運困難,國光客運在半年內兩度遲發薪水,疑似財務吃緊。國光客運總經理任季男25日表示,自疫情以來公司的銀行貸款達到30億元,扣除已還款部分,剩下約20多億元,初步研擬停駛14條路線以減少虧損,讓資金運用趨於平衡。公路局表示,將檢討、協助業者提出的開源節流措施。
綜合媒體報導,國光客運受疫情衝擊,迄今未解,如今傳出財務危機。任季男表示,疫後大環境改變,在雙鐵夾殺下客源未回流,自疫情以來累積向銀行貸款高達30億元,扣除已還款部分,剩下約20多億元,每個月資金支出壓力約1.4億元。目前營收接近打平,但仍受限於過去累積的貸款壓力。
任季男坦言,國光沒有財務危機,而是營運困難,主因客源流失太多。目前已與主管機關公路局協調改善方式並開過兩次會議,經盤點後,將研擬停駛14條虧損嚴重的路線。該14條路線一年虧損將近2億元,部分班次的載客率極低,有時單趟僅載5人以下。
任季男表示,目前評估,該14條路線停駛後將減少虧損,讓資金運用趨於平衡。其中兩條在屏東的公路客運路線目前僅國光客運營運,已協調其他業者代駛,把對民眾的影響降到最低,其他路線都有其他客運業者營運中,對旅客影響不大。停駛的時間仍與公路局協商中,最快可能8、9月停駛,將視主管機關與地方政府的配合情況決定。
此外,媒體報導也指出,國光客運除研擬停駛虧損路線外,也規劃處分土地和房舍,努力瘦身救財務。任季男說,地方政府補貼撥款能否按時預撥會影響資金壓力,所幸今年開始公路局改為每兩個月預撥一次款項,減輕業者壓力,也希望地方政府可以調整一年兩期的補貼方式,否則企業需自籌或向銀行借款來因應流動資金缺口。
公路局表示,已積極密切了解、掌握國光客運的財務狀況,由台北區監理所採設立各項預控檢核點方式,隨時了解國光的薪資發放及車輛正常行駛進度。相關補助款均依程序以最快速度發放,同時訂定疫後融資信用貸款作業要點,提供業者改善財務,並檢討、協助國光提出路線及場站的開源節流措施,共同維持其路線正常經營。
對於國光擬停駛14條盈虧路線,公路局將優先對高雄墾丁6條路線強制進行階段性部分路線整併,其餘8條中長途南部路線,將再與國光討論路線及處理方式,並以維持相關路線不影響原有運輸服務為前提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