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透:中企輸出無人機引擎至俄國

有證據顯示,中國製造的航空引擎正以「工業冷卻設備」為名,祕密運送至俄羅斯國營無人機製造商,藉此規避西方制裁,並協助俄軍擴大對烏克蘭的無人機攻勢。
路透社獨家引述多份文件與三名歐洲安全官員指出,這批偽裝出口的發動機(引擎),使俄羅斯武器製造商IEMZ庫波爾公司(IEMZ Kupol)大幅提升Garpiya-A1遠程攻擊無人機產能。
根據庫波爾內部文件,該公司已與俄國國防部簽約,計畫2025年生產超過6千架無人機,遠高於2024年的2千架。截至今年4月,已交付逾1,500架。
這型無人機被廣泛用於襲擊烏克蘭境內軍民目標,不僅重創關鍵基礎設施,亦造成人員傷亡。烏軍統計指出,俄軍平均每月將約500架Garpiya投入烏克蘭戰場。
此機型與伊朗製「見證者」(Shahed)自殺式無人機外觀相似。歐洲官員與烏克蘭情報指出,其關鍵技術如發動機、控制系統與導航裝置皆高度仰賴中國製造。
今年5月,烏克蘭情報單位透露,截至2025年初,俄無人機中80%的關鍵電子元件源自中國。
中國供應鏈規避制裁
2024年9月,路透社揭露庫波爾公司使用中國技術製造Garpiya無人機,其中包括由中國廈門林巴赫(Limbach)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生產的L550E發動機。
美國於同年10月對多家涉案公司,包括廈門林巴赫與其他中俄協力廠商實施制裁。歐盟則於同月建立新制裁框架,為後續擴大制裁鋪路。
然而,為規避制裁,中方供應鏈迅速轉換。根據最新取得的發票、庫波爾公司內部信件與運輸文件,在制裁實施後,名為「北京錫超(Xichao)國際技術貿易有限公司」的企業接著向俄方供應L550E發動機。
這些發動機最初被運送至俄羅斯空殼公司SMP-138,再轉交給另一間俄企LIBSS,最終流入庫波爾公司。根據內部文件,在運輸單據上,這些發動機被謊報為「冷卻裝置」,以逃避中共的出口管制與海關查驗。
運輸資料顯示,自2024年10月起,四川航空與中國南方航空在內的中國航空公司,持續將這些零件自北京空運至莫斯科,並轉運至俄羅斯伊熱夫斯克市(Izhevsk),即庫波爾的製造基地。
歐盟關注軍民兩用產品輸俄
此事件發生之際,歐洲對中共涉俄貿易的憂慮升高。歐盟尚未對此事表態,但自2022年12月起已對庫波爾實施制裁,美方也早在2023年12月將其列入黑名單。
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(Ursula von der Leyen)週四(7月24日)與中共黨魁習近平、國務院總理李強會晤,討論中國企業對俄軍工體系的支持問題。
據一名歐洲官員會前透露,歐方並未要求中共切斷與俄羅斯的經貿關係,但將敦促北京加強海關與金融審查,阻止敏感「雙用途產品」流入俄方軍工體系。
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(Kaja Kallas)7月2日已向中共外交部部長王毅表達關切,指出中國企業持續與俄羅斯軍事產業合作,對歐洲安全構成威脅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