澈底退出中國!三菱汽車終止瀋陽工廠業務

三菱汽車22日宣布終止與瀋陽航天三菱的合資合作關係,同時結束雙方合資經營的引擎相關業務,象徵其完全退出中國市場。這是繼鈴木汽車之後,又一家日本車企澈底退出中國市場。
在中國經營50多年後退出
三菱汽車表示,中國汽車產業現在迅速轉向電動車,公司需重新評估中國汽車市場環境,決定退出合資企業。
其實三菱退出早有跡象。中媒《大河報》報導,7月2日,雙方合資的「瀋陽航天三菱汽車引擎製造有限公司」招牌,悄悄換上了「瀋陽國擎動力科技有限公司」的新招牌。而工商登記資料顯示,「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」等老股東已悄然離場,由「北京賽苜科技有限公司」接手。
報導提到,與其他外資車廠不同,三菱汽車在中國採取「先零件後整車」經營模式。早在1973年,三菱汽車就開始向中國出口中型卡車,開啟在中國的業務。1980年代,三菱汽車主要透過瀋陽航天三菱、東安三菱兩家合資引擎製造公司,向中國車企供應引擎,包括比亞迪、哈飛賽馬、眾泰汽車、北汽福田都是其客戶。
三菱汽車2021年開始逐步退出中國市場,1月退出經營二十餘年的東安三菱,由長安汽車接手;5月退出東南(福建)汽車,由福州交通建設投資集團公司接管。在2023年3月,三菱汽車更退出了在中國最重要的合資整車廠,即與廣汽集團合資的「廣汽三菱」。目前,三菱汽車已退出在中國所有引擎合資企業、整車合資企業,在中國五十餘載經營暫告一段落。
日系汽車陸續關閉中國工廠及撤離
日本鈴木汽車之前已退出中國,轉戰印度。此外,本田(Honda)和日產(Nissian)則關閉部分燃油車工廠。本田去年7月表示,將在中國削減約29萬輛汽油車的年產能,並分別於10月、11月停止與廣汽集團、東風公司的合資工廠。日本《讀賣新聞》4月報導,日產計畫在2025財年內(截至2026年3月31日)關停武漢工廠的整車生產業務。
德國和美國車企也開始縮減中國業務。福斯汽車發言人11日聲明表示:「上汽大眾(福斯)南京工廠已經停產。」上汽通用2月關閉位於遼寧瀋陽的北盛工廠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