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讓步 美對等關稅15%

7月22日,美國總統川普透過其創辦的「真實社群」(Truth Social)宣布,美日達成一項「歷來最大規模之一」的貿易協議,雙方同意實施15%的「對等關稅」,雖然汽車等關稅下調至15%,但鋼鋁部分的高關稅仍維持未變。專家分析,美國也會以日本的範例向其他國家施壓,後續台灣和韓國應該都會被要求比照辦理,但台灣握有的王牌是「赴美投資」。
川普表示,日本同意對美投資5‚500億美元,而美國將從中獲得90%的利潤,預期可在美國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。他強調,這項協議是美國經濟的重要里程碑,象徵「令人振奮的時刻」,並有助於鞏固美日友好關係。
協議內容還包括解除日本對更多美國的商品限制,如解除汽車、卡車、大米與其他農產品的貿易壁壘,使美國廠商得以更自由的進入日本市場。日經225指數當天上漲約3%–3.6%,豐田、HONDA、三菱等汽車股強彈,日本及韓國車企股價均顯著走高,已引發全球市場明顯正向反應。
石破茂原稱關稅談判結果為其去留考量之一,但7月22日協議達成後,黨內認為其續任正當性減弱,部分日媒(如《每日新聞》)報導他有意8月底辭職。
7月23日,石破茂在自民黨總部與前首相麻生太郎、菅義偉、岸田文雄及幹事長森山裕會談後,對媒體表示:「辭職報導完全不實,我從未提及去留問題。」他強調會議聚焦黨內團結與政策應對,否認討論個人進退。
部分專家認為石破茂下台未必改變自民黨困境,執政聯盟未來需與在野黨協商,政策推進更顯困難。
連賢明:都是川普說了算
關於美國總統川普公布日本等國最新的稅率,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提出三點觀察,首先是川普等到日本選舉完才公布稅率;第二,東南亞和台日韓被畫成不同區域,給予不同稅率來解決中國洗產地等問題。第三,他說,談判有沒有結果,最終內容和稅率多少,這都是川普說了算,而且會公布在他的個人網站賺流量,大家不用再嗆政府蓋牌。
連賢明補充說明,原先川普就希望日本能做榜樣,但後來石破茂為了選舉,比石頭還硬的不願意妥協,川普火大選前給個25%紅牌。選後公布對等關稅15%,日本農產品看起來都開放,後續台灣和韓國應該會被要求比照。
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暨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接受《大紀元時報》採訪時表示,日本提出的方案,可說是大幅讓步,像是到美國投資5‚500億美元,還有九成獲利讓美方獲得,以及在汽車與稻米等商品的進口上也予以妥協,「這不是很多國家可以辦得到的,也因此可以得到這樣的稅率。」
「對我們而言,日本的範例不是好消息。」邱達生坦言,「這些條件我們可能做不到。」他說,台灣談判代表過去提出稅率不低於日本、韓國的目標,但現在日本稅率被降的很低,「台灣處在很尷尬的局面。」
邱達生說,「日本首相石破茂選前堅守他們的底線,選後立場大轉變,這給其他國家很大的壓力。」美國也會以日本的範例向其他國家施壓,台灣也包括在內。
堅守底線 稅率可能20%起跳
關於台美談判,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已率領談判團隊赴美展開第四度協商。行政院日前表示,政府將秉持追求雙邊貿易平衡,增進台美互惠互利等兩原則,以維護國家利益、產業利益、國民健康以及確保糧食安全等四大核心目標,堅守國家利益的原則與底線,爭取合理稅率。
邱達生說,前述四大核心目標的底線牽涉複雜的議題,像是美豬、美牛、美國稻米等進口問題,還有汽車關稅調降與否,這些條件不論是否向美國妥協,在國內都容易掀起爭議,「談判團隊需要好好衡量,是否在這四大底線讓步,如果真的每一點都堅守,那台灣的稅率可能就是20%起跳。」
他認為,台灣太早將四大底線亮牌出來,在談判上可能居於不利位置,談出來的結果不論好壞都容易有爭議,而現在台灣的談判團隊可能得調整策略。
邱達生說,台灣握有的王牌是「赴美投資」,雖然金額沒辦法跟其他國家比較,但可以生產美國無法生產的產品,這對美國再工業化的目標可帶來最顯著的效果,「我們在這方面,是全世界最敢大聲說話的國家,要不斷強調這一點。」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