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態優先永續共融 觀音湖華麗變身獲獎肯定

觀音湖新設高架林間步道,提升遊客體驗。(高市府提供)
觀音湖新設高架林間步道,提升遊客體驗。(高市府提供)

【記者方金媛/高雄報導】
高市府觀光局「觀音湖內埤生態廊道營造工程」榮獲2025「國家卓越建設獎」最佳施工品質類肯定,並獲「建築園冶獎」公園綠地景觀類及零碳永續特別獎殊榮。全新蛻變的觀音湖,不僅是高雄市民的後花園,未來更可結合在地導覽、環境教育與社區參與,推動永續觀光,打造以自然為本的城市旅遊模式。

蜻蜓湖岸平台提供休憩節點蜻蜓湖岸平台提供休憩節點(高市府提供)


本次推動觀音湖工程不僅提升景點休憩價值與環境美化,更以「螢火蟲復育」為營造核心之一,並栽植超過300棵喬木提升綠覆率,展現低碳建設具體成果。

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,觀音湖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,不僅是豐富水生植物及昆蟲棲地,常見獨角仙、青蛙、蜻蜓、豆娘等指標性生物物種;每年春夏之際,觀音湖周邊未受打擾的高草區更是陸生螢火蟲「台灣窗螢」(Pyrocoelia analis)的最佳出沒地點。 

高閔琳指出,秉持「生態優先、永續共融」規劃理念,觀光局特別以低密度開發方式減少環境衝擊,打造全新的生態旅遊景點,同時新增多項遊憩節點以提升遊客體驗,包括可觀賞到霜白、杜松、薄翅蜻蜓,豆娘如青紋、紅腹細蟌等種類繁多蜻蛉目昆蟲的蜻蜓湖岸平台,以木棧道串聯、可以近距離觀賞生態的水花園溼地、可以聆聽到青蛙鳴叫的蛙鳴廣場等。 

本次工程更特別與中山大學合作,進行湖域周邊生態調查;並依據調查成果調整設計內容,減輕對自然棲地的擾動,確立將「螢火蟲復育」作為工程營造核心重點之一。

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張學文表示,觀音山風景區工程特別劃設生態棲地潛力區值得肯定,雖然螢火蟲目前族群數量還不穩定,但透過積極復育,相信未來能成為一處鄰近市區賞螢的最佳秘境。◇

延伸閱讀
觀音湖變身 豐富生態螢火蟲現蹤
2025年04月09日 | 3個月前
【生活的正念覺察】自帶光明的精靈
2024年10月29日 | 9個月前
社造計畫629亮點 加值38公頃綠地
2025年03月20日 | 4個月前
【無魚坊的攝影心視界】攀蜥迎晨光
2025年03月12日 | 4個月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