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暴殺妻案延燒 婦團籲別對保護令失望
新北土城7日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家暴殺妻案,謝姓男子違反保護令後,竟尾隨返家外出的妻子並持刀行兇,造成妻子與小姨子雙雙不治。婦女團體10日呼籲,社會應停止散播犯案影像,不該將矛頭指向受害者,更不應對保護令制度失去信心,抹煞第一線防治人員的努力。
現代婦女基金會發表聲明指出,凶殘畫面在社群媒體上流傳,可能被未成年或心理尚未成熟的人看到,造成難以挽回的心理創傷,甚至在情緒激化與社群關注的催化下,可能助長模仿行為。
現代婦女基金會強調,被害者的親人,特別是孩子,在面對鋪天蓋地的影像訊息時,被迫不斷目睹親人受害經過,「這是任何人都不該承受的痛苦」,呼籲社會應尊重被害人與其家屬,停止轉傳相關影像。
對於保護令的效力與制度檢討,現代婦女基金會指出,被害人已盡力做了所有該做的事,包括聲請保護令,唯一缺乏的是預知未來的能力。社會不應將焦點放在對被害人的責備上,這樣只會轉移對加害者的責任,也會讓其他潛在受暴者更畏懼尋求協助,「真正應該被譴責與追究的,永遠只有施暴者本身。」
現代婦女基金會說,保護令制度仍具實質成效,根據數據,約8成施暴者因保護令產生嚇阻作用,讓受暴者能有喘息空間與基本安全。家暴法實施超過20年,防治網絡中的社工、警察、司法與衛政人員,確實在無數次危機中守護被害者安全。
「每一次被害人殞落,對第一線工作者而言,都是一記重擊。」現代婦女基金會表示,制度檢討固然必要,但不應因此否定現有體系所做的努力與進展,改革應從系統面、風險評估與執行流程等層面進行,需時間與理性推動。
婦女救援基金會則表示,儘管大多數加害人在面對公權力介入後會有所收斂,但對於報復心強烈、無懼法律的人,保護令的效力仍有限,警政與司法機關應加強後續教育與強制約制,並完善被害人安全維護計畫。對於風險高、無法羈押加害人的案件,婦援會建議被害人可暫時帶子女入住庇護所,以保障人身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