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油價齊跌!OPEC+擬連4個月增產

8個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盟國」(OPEC+)上週末召開會議,沙烏地阿拉伯、俄羅斯與另外6個主要成員國共同宣布,將於8月起每天增產54萬8千桶原油,連續4個月增產,國際油價應聲走跌。
法新社報導,市場分析師原本預期OPEC+將決議8月每天增產41萬1千桶,跟5月、6月和7月的增產目標相同,不過最終決議是每天增產54萬8千桶,大幅超出市場預期。
OPEC+發布聲明表示,穩定的全球經濟前景和目前健全的市場基本面,一如低石油庫存所反映,而有進一步增產的決議。
另外,綜合會議代表的說法,有的認為北半球夏季石油需求上升,因此要擴大供給,有人則認為,得從美國頁岩油鑽探商等對手手中奪回銷量。
紐約市場西德州中級原油的8月期貨價格下跌0.7%,報每桶66.50美元;倫敦市場北海布蘭特原油的9月期貨價格下跌0.7%,報每桶68.30美元。
能源市場研究公司睿諮得能源(Rystad Energy)分析師李昂(Jorge Leon)指出:「OPEC+持續跌破市場眼鏡,最新增產目標甚至超乎預期,對所有存疑的人傳達明確訊息:該集團堅定轉向(攻下)市占率戰略。」
PVM分析師瓦爾加(Tamas Varga)表示:「這是該組織連續第4個月增產,屆時下半年原油供需預測將被重新評估,顯示全球原油庫存將加速上升。」
綜合媒體報導,中國石油消費減少,加上石油供給量增加,導致全球石油庫存將處在高檔水準。市場早前就推估,油價有機會在第四季跌向每桶60美元。另外,石油供給量增加,也有助於遏制通貨膨脹,這可能給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(Fed)提供降息的基礎。
OPEC+今年已做出重大政策調整。該組織原計畫自4月起,在18個月內逐步解除每日220萬桶的自願性減產。然而,他們在5月、6月與7月均加快增產步伐,每月分別增加了41.1萬桶/日的產量。
該組織共有八個主要成員國,包括沙特阿拉伯、俄羅斯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、科威特、阿曼、伊拉克、哈薩克斯坦與阿爾及利亞。截至7月,其累計增產總量已達137萬桶/日,相當於解除了62%的減產規模。
中油:今起汽、柴油各降0.1元、0.3元
關於台灣最新油價,台灣中油宣布,自7日凌晨零時起汽、柴油各調降0.1元及0.3元,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.0元、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.5元、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.5元、超級柴油每公升25.6元。
台灣中油表示,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,汽油價格應不調整、柴油每公升應調降0.3元,惟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,汽油吸收0.1元。
他們指出,本週依油價公式及政府調降貨物稅調整國內油價,並持續以亞鄰國家最低價及平穩措施運作,協助穩定國內油價,累計至6月底止,台灣中油共吸收約49.40億元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