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E好友變「不明」 刑事局大規模停權7.3萬詐騙帳號

為打擊詐騙犯罪,刑事局與LINE公司攜手合作,經分析發現4.5萬個高風險電話門號,以及7.3萬個涉詐的LINE帳號,有別於以往多採個案蒐報的方式,這次將從源頭大規模停權;民眾若發現投資群組解散或有成員被退出、好友變「不明」,應留意勿再加入。
刑事局表示,為從源頭斬斷詐騙鍊,今年初成立專責小組,攜手LINE分析數千個詐騙帳號,發現4.5萬個申請帳號的高風險電話門號、逾7.3萬個涉詐LINE帳號;詐團通常以手機門號註冊LINE帳號後就棄置,再馬上申辦新門號反覆註冊LINE帳號,透過社群平台刊登詐騙廣告,吸引民眾加入LINE投資群組。
對於涉詐的LINE帳號,以往多採個案蒐報的方式停權。但刑事局指出,這次專案將從源頭大規模停權,自本(6)月11日起至下(7)月7日間陸續執行,目前已執行3波停權5.5萬個帳號,電信公司也停用4.5萬個高風險門號,有效阻斷詐騙集團的作案工具,提升打擊詐騙的效率與精準性。
此外,刑事局也發現,這些高風險門號除了用來註冊LINE帳號以外,也被用於網路拍賣平台、網路遊戲帳號施行詐騙,目前警方已啟動「跨業聯防」機制,請相關業者針對高風險門號註冊的帳號,進行重新驗證、停權或其他適當管控。
刑事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林建隆說,三大電信公司原規定每人可申請5個門號,卻遭詐團濫用,頻繁變換門號,因此電信公司也配合進行管制,限制每人在3個月內僅能變換門號2次。
林建隆也提到,在目前已停用的5.5萬個LINE帳號中,僅有12名帳號持有人透過LINE公司線上申訴管道提出申訴,經過LINE公司說明並給予刑事局申訴電子信箱後,僅有1人向刑事局申訴,但對方卻不願意提供相關基本資料,因此不排除是詐團成員進行測試。
刑事局提醒,本次大規模停權行動,可能會導致部分民眾發現自己原本所在的LINE投資群組突然解散或有成員被退出、好友帳號變成「不明」,這些都是詐騙集團的LINE帳號,請務必提高警覺,切勿再次加入任何投資詐騙群組及「老師」的帳號。
刑事局強調,此專案行動是一場持續進行、全面升級的數位反詐騙戰役,將持續針對詐騙數據進行深度分析,辨識出更多具備高風險特徵的帳號,並與各網路平台業者聯防進行停權,預估將可有效降低民眾遭受詐騙的風險。後續也將密切觀察詐團有無改變作案手法、轉移陣地或衍生出新的犯罪模式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