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誤信釣魚簡訊 填OTP碼遭盜刷
民眾網購時若使用信用卡付款會收到OTP簡訊驗證碼,但有詐騙集團卻假冒商家業者發送簡訊,利用釣魚網站騙取OTP驗證碼,近來中部一名王姓婦人,就因此導致信用卡遭盜刷32萬元;另一名北部陳姓男子,甚至使其銀行帳戶遭綁定至詐團的行動支付平台,損失40萬元。
刑事局預防科指出,王姓婦人5月中旬接獲一則冒用中信銀行的釣魚簡訊,聲稱其帳戶需於月底前「實名驗證」,否則將停用相關金融服務,並附上釣魚連結。王婦點擊連結後,假網頁要求她輸入所持信用卡號等相關資訊,隨後便收到OTP驗證碼簡訊,她再依指示輸入驗證碼,但系統卻不斷顯示錯誤,導致她連續輸入3次。
事後,王婦接獲銀行客服來電關心,詢問她是否有進行海外刷卡交易,這才發現自己的信用卡遭盜刷,她回想當時並無任何消費行為,卻收到OTP驗證碼簡訊,她連續提供3次驗證碼共損失新台幣32萬餘元。
另有一名陳男,3月在PTT社群出售二手手錶時遭詐騙集團鎖定,對方假扮買家,要求他須以指定的貨運物流平台交易,誆稱該物流平台會在訂單成立後匯款給他;詐團隨後發送假冒物流公司網站釣魚連結,他在假網站填寫出貨資訊後卻顯示訂單遭凍結,要求須綁定四大電子支付工具才能解除,但他一提交OTP驗證碼,銀行存款就被盜領近40萬元。
刑事局提醒,OTP一次性密碼是網路金融交易中驗證本人身分的重要安全機制,民眾收到OTP簡訊時務必詳讀內容,並特別注意其中是否包含交易幣別、金額及用途等資訊,若與實際操作不符,切勿將OTP密碼輸入至任何網頁或告訴他人,以防落入詐騙陷阱。
此外,警方也發現,近期釣魚連結不再僅透過簡訊傳送,已擴及電子郵件與假買家詐騙中,此類釣魚連結常偽冒的官方網站包含遠通電收(稱未繳停車費)、金融機構(稱帳戶需驗證)、公家機關(催繳水電費或罰鍰)、電商及物流平台(偽造刷卡交易或綁定他人電子支付),民眾平時應慎防來路不明的訊息,切勿貿然依指示操作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