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創新技術登國際 勇奪愛迪生獎5金6銀3銅

經濟部長郭智輝出席2025 Edison Awards獲獎記者會。(記者宋碧龍/攝影)
經濟部長郭智輝出席2025 Edison Awards獲獎記者會。(記者宋碧龍/攝影)

【記者侯駿霖/台北報導】

經濟部3日舉辦2025 Edison Awards獲獎記者會,宣布台灣在全球400項創新成果競逐下,一舉拿下18座獎項,創歷年最佳紀錄,獲獎數量居全球第二。其中經濟部轄下的工研院、金屬中心、紡織所、車輛中心、船舶中心共抱回5金6銀3銅,共14個獎項,展現台灣產業的科技創新實力。

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,愛迪生獎被譽為「創新界奧斯卡」獎,是全球科技創新指標。經濟部支持的14項研發計畫獲5金6銀3銅,創歷史新高,技術全數與企業合作,包括台灣光罩、台大醫院、中興巴士、台水等,顯示產業化成果。他指出,創新是台灣布局下世代技術的關鍵。經濟部盤點十大法人設備,打造逾50條AI試製線,涵蓋16個產業,協助中小企業快速導入AI應用,從研發到落地,提升競爭力。

工研院此次榮獲3金3銀1銅,金獎「漏水智慧監測系統」是透過AI地底聲振分析,快速識別與定位漏水,辨識準確率達98%,以因應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挑戰;金獎「NaPoGlass」則是以專利處理金屬廢水,已應用於半導體及電鍍業。

金屬中心也獲得愛迪生獎1金2銀1銅。其中金獎「3D磁感定位精準ICH手術導航系統」,是以3D磁感定位多功能內視鏡技術,可提供醫師清晰的顱內視野,幫助複雜手術的成功率,未來將推動臨床應用,提升腦中風治療的安全性與成功率。

紡織所則以「AI自學驗布系統」獲得金獎,結合AI演算法與高解析光學技術,高速檢測布料瑕疵,驗布速度每分鐘高達120碼,遠超越傳統驗布機,檢測準確率高達95%。

郭智輝表示,期待有更多技術能瞄準市場並落地應用,實際解決產業痛點,為台灣產業提高生產效率、創造價值。他說,獲獎技術多涵蓋AI應用,充分展現經濟部以AI帶動百工百業的成果。◇

延伸閱讀
拉貨效應 台5月PMI轉呈擴張
2025年06月02日 | 29天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