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作文學堂】爭與讓

世上的人都有這種高潔的品德,那世界會變得無比溫馨的善良。(123RF)
世上的人都有這種高潔的品德,那世界會變得無比溫馨的善良。(123RF)

文/劉唯平

一般人對於「爭」都覺得是負面的,對於「讓」都感覺是正面的,而我對於「爭」與「讓」則有另一種理解。

有些場合的「爭」,其實是勇敢的爭,這個爭是負責、有仁有義的實踐,這樣的爭有何不好呢?例如:有一些時候應該勇敢的站出來,像有人遇到霸凌的時候,要跟師長、學校說。

還有有一次,老師問全班:「有一個語文演說競賽,有沒有人要參加?」全班頓時鴉雀無聲,一個看著一個,始終沒看見哪隻手舉起來。我心想:「語文和演說不都是我的強項嗎?那我為何不舉手,為班爭光呢?」於是我勇敢的舉起了手,爭取這個參加機會。老師高興的說: 「太棒了!有人自願去!」我覺得很光榮。

「讓」是指待人處事謙遜、禮讓的態度對待他人,而不是指個人理想目標的退讓。例如:公車上、捷運上的博愛座,要禮讓老弱婦孺,包括殘疾人;古代的孔融,有人送禮到他家,但他不把梨子吃完,而是留給兄弟、長輩吃。孔融讓梨的美德流傳了千年,讓所有人都看見了禮讓是多麼美麗的一件事。

「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」古人寄家書,勸家人讓地給鄰人,敦親睦鄰,不和別人爭,受人稱讚!「讓」是人生修養的重要指標,同時是不可或缺的美德。

原來,「爭」與「讓」沒有對錯的問題,而是要擺放在適當的位置。面對個人理想、公理正義,要毫不猶豫的「爭」取;在待人處世和尊老護幼的態度,則是要以謙卑禮讓的態度來「禮」讓。

如果世上的人都有這種高潔的品德,那世界會變得無比溫馨的善良。◇

延伸閱讀
【作文學堂】逛夜市
2025年05月29日 | 2個月前
【作文學堂】缺陷
2025年05月29日 | 2個月前
【作文學堂】反毒
2025年05月29日 | 2個月前
【作文學堂】一件善事
2025年05月29日 | 2個月前
【作文學堂】童年往事
2025年05月29日 | 2個月前
【作文學堂】從小事做起
2025年05月29日 | 2個月前
【作文學堂】青春
2025年05月29日 | 2個月前
【作文學堂】一張卡片
2025年05月29日 | 2個月前
【作文學堂】專心
2025年05月29日 | 2個月前
【作文學堂】我
2025年01月06日 | 7個月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