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普政府槓哈佛大學 分析:美國價值之戰

2023年10月14日,巴勒斯坦支持者聚集在哈佛大學。 (Oseph Prezioso/AFP via Getty Images)
2023年10月14日,巴勒斯坦支持者聚集在哈佛大學。 (Oseph Prezioso/AFP via Getty Images)

【記者斐珍、張婷/綜合報導】

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,稱其助長反猶太主義並與中共合作。觀察家認為,擁有389年校史的哈佛大學是全美極左意識形態重要據點,嚴重威脅國家安全,與川普政府對抗,只會帶來巨大損失,重創哈佛聲譽。整體而言,這是美國價值之戰,也是一場意識形態的文化內戰。

川普:考慮收回30億美元補助

川普週一(26日)在社群網路上表示,「正考慮從非常反猶太的哈佛大學收回30億美元(約新台幣900億元)補助資金,分配給全美各地職業學校。這對美國來說,會是多麼棒的投資,而且是如此迫切需要的!」近幾週,川普凍結了對哈佛大學數十億美元補助,哈佛大學提起訴訟,要求恢復撥款。

美國國土安全部(DHS)部長諾姆(Kristi Noem)上週四下令終止哈佛大學的「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計畫(SEVP)」,哈佛將無法再招收外國學生,現有數千留學生必須轉學或離開美國,一位聯邦法官隨後暫時喊停這項措施。

3月15日,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(Kristi Noem,右二)在亞利桑那州邊境進行巡視。3月15日,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(Kristi Noem,右二)在亞利桑那州邊境進行巡視。(Alex Brandon/AFP via Getty Images)

川普說,仍等待哈佛大學提供外國學生名單,以確定有多少激進分子、麻煩製造者不應再被允許回到美國,「幾乎31%學生來自外國,而當中有些國家對美國一點兒也不友好,卻不用為留學生(在哈佛)上學支付一分錢。」

「我們想知道這些外國學生是誰。這是合理要求,因為我們給了哈佛數十億美元,但哈佛並不坦誠。」川普表示,「它最大優勢是找到對他們最好的法官!但無需擔心,政府最終會贏!」

美國總統川普資料照。美國總統川普資料照。(Win McNamee/Getty Images)

哈佛大學本學年招收6,800名國際學生,占總招生人數27%。國土安全部指控哈佛大學與中共合作,縱容校園暴力、反猶太、同情恐怖主義者等。哈佛大學則在起訴書中稱,政府違反《第一修正案》,並「對哈佛大學和七千多名簽證持有者產生直接且毀滅性的影響」。

分析:哈佛名聲將遭重創

美國常識學者方偉表示,哈佛跟政府對抗將帶來巨大損失,哈佛有兩個弱點:第一,依賴政府巨額補助,包括研發經費及學生貸款。就算法院擋住政府撤回目前對哈佛的補助,也擋不住政府以後不給。沒有法律規定,政府一定要資助哈佛。第二,哈佛奉行DEI(多元、平等、包容)政策,本質就是逆向種族歧視。

他指出,2023年亞裔告哈佛案,最高法院已裁定哈佛招生時,基於種族的逆向歧視是違憲,而該行為在哈佛校園比比皆是,禁不起曝光跟推敲,所以將帶給哈佛很大麻煩,重創其名聲。

旅美資深評論員唐靖遠表示,哈佛在美國被視為首屈一指學府,以學術權威和學術自由聞名於世,「但現在哈佛已經發生嚴重變異,成為極左意識形態重鎮,相當於全美極左意識形態的中央黨校,不但掌控解釋權、定義權,甚至是西方極左派和東方中國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極左,雙方進行利益輸送交換、發生匯聚的所在。」

路透社報導,美國政界憂心哈佛大學受中共影響,由來已久。以共和黨籍居多數的部分美國議員擔心,中共正操縱哈佛,以獲取美國先進技術、規避美國安全法規,並壓制美國國內對此事的批評。

白宮也指責哈佛領導層,將曾經的偉大學府變成反美、反猶太、支持恐怖主義的溫床。白宮發言人傑克遜(Abigail Jackson)表示,「哈佛一再未能採取行動,解決對美國學生產生負面影響的問題,現在他們必須承擔後果。」

唐靖遠表示,川普政府和哈佛爆發衝突,表象是因為哈佛招收的部分國際學生涉及他的安全背景問題,但背後根源是哈佛校園中狂熱渲染極左的DEI政策等意識形態,導致很多學生變成哈馬斯狂熱支持者,成為培養恐怖主義者的溫床。

他認為,哈佛可能會被川普視為任內施政一大目標,就是一定要把其中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的因素去掉。

分析:美國價值的文化之戰 

關於哈佛跟川普政府對抗,方偉表示,這是美國價值的戰爭,也就是美國「漸進性共產主義」和傳統價值的衝突。唐靖遠認為,這場對峙遠超出學校制度和辦學理念上的衝突範疇,嚴重點說,相當是一場爭奪意識形態制高點的文化內戰。

海外華人網路社群網站「文學城」報導,這不僅是一所大學的公關災難和觀念之爭,更是蔓延至權力核心、牽動國家的文化戰爭。在高等教育、政壇演習美國社會權力統治與文化信仰之間的衝突與撕裂。

方偉說,哈佛是美國大學極左派代表,而且是最有實力的代表,如果它配合聯邦政府要求,就會出現骨牌效應。美國大學都得配合政府要求,這樣現在掌控美國大學的極左勢力是無法承受的。

同為藤校的普林斯頓未發生哈佛式危機

與哈佛同為美國常春藤盟校的普林斯頓大學,近年並未出現如哈佛那種激烈的抗議活動並引發政府介入的風波。普林斯頓校長艾斯古柏(Chris Eisgruber)於去年贖罪日(10月12日)發表演講,以誠懇的語調表達對反猶太主義的痛切理解,他說,即使整體上普林斯頓對猶太學生是友善的,仍無法否認反猶太言論的上升。因此,他主張在正視問題同時,也要承認整體社群的良善本質,拒絕以敵意面對敵意。

旅居普林斯頓的醫學教授陳志瑜表示,普林斯頓對校園政策的立場具有高度道德正當性,大學領導人「身體力行」也展現道德典範。哈佛大學在處理激進抗議行動時展現出過高寬容度,導致親哈瑪斯聲援活動、校園帳篷抗爭等行為延燒,引發猶太學生安全憂慮與聯邦政府關注。相對而言,普林斯頓在危機初現時即由校長親自回應,強調道德立場並重申制度原則,有效平衡了校園自由與秩序。◇

延伸閱讀
北斗挑戰GPS 專家解析弱點與風險
2025年05月26日 | 3天前
民團揭菸商手法 提三訴求
2025年05月26日 | 3天前
川普籲哈佛提供國際生身分資訊
2025年05月25日 | 4天前
中共藉AI監控Telegram帳戶
2025年05月22日 | 7天前
國安會1600萬預算 2分鐘解凍
2025年05月26日 | 3天前
輔大醫院遭駭 院方:個資沒外洩
2025年05月26日 | 3天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