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亞方舟藏土耳其高山? 新發現引熱議

美國民間畫家愛德華‧希克斯畫的諾亞方舟,圖中天空烏雲籠罩,彷彿要降下滂沱大雨,成對動物不停走向諾亞建造的方舟。(公共領域)
美國民間畫家愛德華‧希克斯畫的諾亞方舟,圖中天空烏雲籠罩,彷彿要降下滂沱大雨,成對動物不停走向諾亞建造的方舟。(公共領域)

文/記者吳瑞昌

土耳其牧羊人77年前在土耳其最高峰、4千公尺亞拉拉特山,發現一處神祕地質構造,疑似《聖經》記載的「諾亞方舟」。美國考古學家近期發現該地質構造的深處,有類似船隻的結構,與《聖經》對諾亞方舟的描述相符,掀起另一波論戰。

根據《聖經.創世紀》記載,約4300多年前,人類道德敗壞無可救藥,上帝決定用大洪水清洗地球上的罪惡,同時命「義人」(善良之人)諾亞建造大方舟,以搭載他的家人及上帝揀選的動物、植物、昆蟲,躲避即將到來的大洪水。

上帝對諾亞詳細說明方舟的材料與規格。整艘方舟由歌斐木建造,長300肘(約135公尺),寬50肘(約22.5公尺),高30肘(約13.5公尺),內部為三層結構且設有門窗。

諾亞方舟(Noah's Ark)故事在世界流傳,許多科學家都在尋找諾亞方舟最終停留地點亞拉拉特山(Ararat,中文《聖經》譯為亞拉臘山)。

疑似諾亞方舟遺址被發現

方舟的尋找在1948年5月19日出現轉機。當時亞拉拉特山經歷暴雨和3次地震,部分泥土被沖走露出疑似諾亞方舟的遺址。隨後,一名當地庫德族牧羊人發現一塊巨大且不尋常的長方形岩層。

這疑似諾亞方舟的遺址被命名為「杜魯普納爾遺址」(Durupınar sitesi)。外形似一艘巨船的船底,長度逾164公尺,吸引眾多科學家前往考古,想從中挖掘出諾亞方舟的祕密。

土耳其及中國福音派2010年組成一支探險隊前往杜魯普納爾遺址。他們稱,考古過程採集到木頭標本,並檢測到木頭有4,800年之久。不過,這項發現當時遭到許多專家否定,並認為檢驗過程有許多問題,但另一派仍堅信該地是諾亞方舟遺址。

土耳其亞拉拉特山杜魯普納爾遺址,從1948年以來不斷有人在此尋找諾亞方舟下落。(Wikkiwooki/CC BY 4.0 DEED)土耳其亞拉拉特山杜魯普納爾遺址,從1948年以來不斷有人在此尋找諾亞方舟下落。(Wikkiwooki/CC BY 4.0 DEED)

杜魯普納爾遺址深處有方舟?

美國研究人員近期在杜魯普納爾遺址深處,發現存在稜角結構和空洞的證據。

美國加州「諾亞方舟掃描」(Noah's Ark Scan)公司獨立研究員安德魯‧瓊斯(Andrew Jones)團隊,使用探地雷達探測遺址結果發現,一條約13英尺(約4公尺)長的隧道貫穿遺址中心,還發現遺址下方有三層結構,符合《聖經》描述的方舟三層甲板。

他們還重新分析2019年的探地雷達掃描資料,發現地下有一條234英尺長(約72公尺)的走廊,20英尺(約6公尺)深處有類似甲板的平臺,且下方有類似房間的結構。

瓊斯5月告訴美國基督教廣播網(CBN),若該遺址僅是一塊堅固的岩石或是泥流碎片,人們就不會看到這種結構和景象。若它是一艘人造的船,就和人們期望的一樣,且完全符合《聖經》所描述的諾亞方舟。

瓊斯表示,「我們注意到船形結構內,草的顏色與外部區域顏色不同。」這可能代表它是人造的,而非自然形成。

法國畫家尚・夏丹1686年描繪埃奇米阿津的版畫,內容包括亞拉臘山、諾亞方舟,以及聖加雅涅教堂。(公共領域)法國畫家尚・夏丹1686年描繪埃奇米阿津的版畫,內容包括亞拉臘山、諾亞方舟,以及聖加雅涅教堂。(公共領域)

土壤鉀含量偏高 推測來自木材

諾亞方舟掃描計畫另一名成員、土壤科學家威廉‧克拉布特里(William Crabtree)補充,遺址內部有一條夠大的隧道,似乎從地層的頂端延伸到中間。

研究團隊還對該區進行新的土壤測試。結果顯示,遺址土壤的有機物質含量是周圍土壤的兩倍,團隊推斷土壤可能來自腐爛的木材。

克拉布特里指出,土壤的鉀含量比正常土壤高出約40%。腐爛的有機物會影響土壤的鉀含量、有機質和酸鹼值。如果這是一艘木船,木材隨著時間推移腐爛,就會看到鉀含量升高、酸鹼值改變以及有機物含量增加。

瓊斯團隊計畫擴大土壤測試,以與原本蒐集到的22個土壤樣本進行比對。他解釋,「我們想比較地層內部和外部的情況。這樣可以更清楚確認,遺址是否為人工構造。」◇

延伸閱讀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