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林種子散播者 紅胸啄花鳥

紅胸啄花鳥雄鳥,喉至上胸有塊鮮明的橙紅斑紋。(王國衍提供)
紅胸啄花鳥雄鳥,喉至上胸有塊鮮明的橙紅斑紋。(王國衍提供)

文/記者廖儷芬

臺灣特有亞種紅胸啄花鳥,體型僅約9公分、體重不足9公克。雄鳥喉至上胸有塊鮮明的橙紅斑紋,閃耀金屬光澤的黑藍羽毛格外搶眼;雌鳥則低調許多,覆羽呈欖綠色,沾點藍意,腹部帶黃。

紅胸啄花(Dicaeum ignipectus formosum)棲息於中高海拔闊葉林,秋冬時會移棲至海拔300公尺左右的低地林區,是少數靠近人類生活區的森林鳥種。

體型僅約九公分、體重不足八公克的森林精靈。(王國衍提供)體型僅約九公分、體重不足八公克的森林精靈。(王國衍提供)

這趟拍攝,既是一次自然的探索,也是一場與飛羽之美的深情對話。(王國衍提供)這趟拍攝,既是一次自然的探索,也是一場與飛羽之美的深情對話。(王國衍提供)
紅胸啄花以桑寄生科植物果實與各類漿果為食,是臺灣森林重要的種子散播者。尤其是桑寄生,果實帶有極強黏性,紅胸啄花進食後,利用尾部摩擦樹枝清除附著的種子,無意間成了植物得以「寄生」他木的關鍵。

「牠們不是只為了生存而生存,而是在默默做著重要的工作。」攝影家王國衍說。他捕捉到一幕雄鳥正在啄食果實後,用尾羽來回搓揉枝幹的畫面。他表示,「拍鳥不只是拍美,而是拍『牠為何存在』的價值。」

他也提醒,紅胸啄花偏好高大樹種豐富的環境,保留這樣的森林對牠們的存續至關重要。「每一種鳥的存在,都是整體生態系的一環,消失一個,就像森林缺了一頁詩。」◇ 

「第一次遇見牠,是在林梢間忽然竄出的光亮,如火燄輕閃。」王國衍回憶道。(王國衍提供)「第一次遇見牠,是在林梢間忽然竄出的光亮,如火燄輕閃。」王國衍回憶道。(王國衍提供)

紅胸啄花雄鳥喉至上胸有一塊鮮明的橙紅斑紋,閃耀著金屬光澤的黑藍羽毛在光影下格外搶眼。(王國衍提供)紅胸啄花雄鳥喉至上胸有一塊鮮明的橙紅斑紋,閃耀著金屬光澤的黑藍羽毛在光影下格外搶眼。(王國衍提供)

拍攝這種鳥需要極大的耐心與靜默。(王國衍提供)拍攝這種鳥需要極大的耐心與靜默。(王國衍提供)

紅胸啄花棲息於中高海拔的闊葉林,尤其喜歡樹種多樣、原始性強的森林環境。(王國衍提供)紅胸啄花棲息於中高海拔的闊葉林,尤其喜歡樹種多樣、原始性強的森林環境。(王國衍提供)

「牠們不是只為了生存而生存,而是在做著默默的重要工作。」王國衍說。(王國衍提供)「牠們不是只為了生存而生存,而是在做著默默的重要工作。」王國衍說。(王國衍提供)

王國衍說:「拍鳥不只是拍美,而是拍『牠為何存在』的價值。」(王國衍提供)王國衍說:「拍鳥不只是拍美,而是拍『牠為何存在』的價值。」(王國衍提供)

紅胸啄花鳥擁有明顯的兩性異形特徵,這對攝影家來說既是挑戰也是驚喜。(王國衍提供)紅胸啄花鳥擁有明顯的兩性異形特徵,這對攝影家來說既是挑戰也是驚喜。(王國衍提供)

紅胸啄花以桑寄生科植物果實與各類漿果為食,是臺灣森林重要的種子散播者。(王國衍提供)紅胸啄花以桑寄生科植物果實與各類漿果為食,是臺灣森林重要的種子散播者。(王國衍提供)

身為資深的自然攝影家,王國衍強調拍鳥並非只為作品,更為守護。(王國衍提供)身為資深的自然攝影家,王國衍強調拍鳥並非只為作品,更為守護。(王國衍提供)

紅胸啄花偏好高大樹種豐富的環境,保留這樣的森林對牠們的存續至關重要。(王國衍提供)紅胸啄花偏好高大樹種豐富的環境,保留這樣的森林對牠們的存續至關重要。(王國衍提供)

在攝影家的鏡頭中,留下一道優雅的羽影,也為我們喚起對自然更多一分的關照與敬意。(王國衍提供)在攝影家的鏡頭中,留下一道優雅的羽影,也為我們喚起對自然更多一分的關照與敬意。(王國衍提供)

王國衍表示喜愛尋找母鳥的身影,她們雖低調,卻有一種柔和的堅韌。(王國衍提供)王國衍表示喜愛尋找母鳥的身影,她們雖低調,卻有一種柔和的堅韌。(王國衍提供)

 

延伸閱讀
光明水力發電環評 建議補正再審
2025年08月21日 | 4天前
台灣39間學校藏共產黨組織
2025年08月21日 | 4天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