虐童致死 調查:逾九成認刑罰太輕
國教行動聯盟22日公布調查顯示,逾九成民眾認為現行虐待兒童致死案件刑罰太輕;另有近九成民眾支持在刑罰之外,政府也應對加害者實施心理強制治療,及定期再犯風險評估。
據衛福部最新統計,2023年全台兒少受虐通報案件高達1萬2‚646件;近五年來,每年仍約有20名無辜幼童因受虐致死,其中,逾九成受害者是未滿六歲的幼童。
現行《刑法》第286條規定,凌虐兒童致死最輕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,最高則可判處無期徒刑,並且在服刑滿25年後即可申請假釋出獄。
國教盟表示,在實務上,多數的虐童致死犯人只需要服刑過半便能取得假釋,重回社會,這樣的制度安排,導致施虐者可能再次危害其他兒童,明顯與社會正義的期待背道而馳。
為此,國教盟在5月17日至21日透過網路調查,共收集到8‚724份有效問卷,回覆率為48.89%。
調查顯示,超過九成的民眾(92.1%)都認為現行對於虐童致死案件刑罰太輕,建議加重;89.2%支持虐童被判無期徒刑的罪犯,應終身不能假釋。
另外,88.6%民眾支持政府對加害者額外實施心理強制治療、再犯風險評估等保安處分;70.9%期待政府建立更完整兒童保護系統,如強制通報、親職教育及社區防治網路。
國教盟青年部執行長李雨函表示,任何剝奪兒童生命與尊嚴的暴行,都應受到嚴肅且有力回應,但刑罰的設計與修法方向應基於實證、法理與比例原則,而非單一事件後情緒性反應。
李雨函提到,調查顯示多數民眾更支持「終身監禁不得假釋」,反映社會期待嚴懲機制。國教盟主張,制度性預防比事後懲罰更具公共利益,政府應建立完整的預防機制,包含跨部門通報系統、專業心理治療、追蹤與風險評估機制,從根本上防止悲劇再度發生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