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歐後首次 英歐達成「雙贏」協議 一文看懂

5月19日,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(左起)、英國首相施凱爾與歐盟主席范德賴恩,在英國倫敦的英歐峰會記者會上發言。(Carl Court/Getty Images)
5月19日,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(左起)、英國首相施凱爾與歐盟主席范德賴恩,在英國倫敦的英歐峰會記者會上發言。(Carl Court/Getty Images)

【記者李言/綜合報導】

英國首相施凱爾(Keir Starmer)週一(5月19日)與歐盟主席范德賴恩(Ursula von der Leyen)共同宣布,雙方已就食品貿易、漁業、國防合作與邊境管控四大領域達成協議。這意謂著2020年1月英國退出歐盟後,雙方的關係進入新篇章。

施凱爾形容,這項協議是「雙贏」,並強調這對英國而言是「極為重要的協議」。

范德賴恩也稱達成協議是「歷史性時刻」,特別強調雙方將在司法與移民方面加強合作,包括透過歐洲刑警組織(Europol)展開聯合行動。她說,「犯罪不會停在國界前,我們的回應也不該止步於此。」

電子通關

 施凱爾表示,協議生效後,英國旅客在歐盟國家出入境時可使用電子通關(e-Gates),以避免「令人煩惱的排隊」問題。他認為,這將是民眾能最直接感受到的變化之一。

青年流動計畫

 英國與歐盟還將建立一項新的青年流動計畫(Youth Mobility Scheme),使年輕人更容易在對方國家居留、學習或工作。該計畫針對18至30歲年齡層,具體名額與條件尚未敲定。

施凱爾表示這個計畫並非「不設上限」,細節將透過「雙邊共識」協議解決。范德賴恩則說,最重要的是雙方展現了「明確的政治意願」,這「對年輕人來說是好消息」。

漁業協議

 針對漁業,歐盟船隻可繼續進入英國水域作業,雙方同意延長現行安排至2038年。面對英國廣播公司(BBC)記者質疑此舉是否「出賣英國漁民」,施凱爾強調這是一項穩定且有利於英國漁業的安排。他指出,原本協議將於2026年到期,屆時將變成每年談判,「對所有人都無穩定性可言」。

范德賴恩補充,這項為期12年的協議將為英吉利海峽兩岸的漁業從業者帶來穩定投資環境。

食品貿易

 英國與歐盟還達成一項無期限的食品標準協議,旨在簡化農產品貿易的通關程序,特別是針對肉類和乳製品等農產品,減少邊境檢查和相關文書工作,從而促進食品和飲料的貿易更自由。

英國是以漁業協議換取歐盟減少食品商出口貨物到歐盟的障礙。

關稅與未來合作

 雖然英國強調不會回歸關稅同盟或重返單一市場,但仍希望在不違反英國脫歐主權原則的前提下,深化與歐盟的貿易合作與制度性對話。

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(Antonio Costa)表示:「我們正翻開新的一頁。我們的目標不是重返單一市場或關稅同盟,而是以鄰國、夥伴、盟友與朋友的身分,攜手前進。」

歐盟方面指出,未來將在多項領域展開更緊密協調,包括打擊不公平貿易行為、保障供應鏈穩定及應對雙邊貿易爭端。此外,雙方還將恢復定期舉行的高層經貿對話,以解決實務摩擦,並在全球市場議題上協調立場。

國防合作

 據路透社報導,此次協議的核心之一是防務與安全協議,未來可能為英國國防企業打開參與歐洲1,500億歐元(約新台幣5.2兆元)重整軍備計畫的大門。

透過新的防務與安全協議,英國可參與歐盟防務發展基金。施凱爾表示,英國鋼鐵業與國防產業將因此受益,協議也有助於英國重新連結歐洲電力市場,並簡化碳排放稅務。

范德賴恩說,雙方「共同關切能源價格與能源自主」,歐盟歡迎英國回到更密切合作軌道。

施凱爾形容,「這些議題過去光是其中一項就得耗費很長時間」,而這場為期六個月的談判效率之高,前所未有。◇

延伸閱讀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