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三廠除役 民團籲加速推再生能源

民進黨立委賴瑞隆(左2)19日與再生能源領域代表舉辦「2025核電除役 綠能接棒:2030目標刻不容緩」記者會。(記者宋碧龍/攝影)
民進黨立委賴瑞隆(左2)19日與再生能源領域代表舉辦「2025核電除役 綠能接棒:2030目標刻不容緩」記者會。(記者宋碧龍/攝影)

【記者常懷仁/台北報導】

核三廠2號機日前除役,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。立委賴瑞隆19日與再生能源民團及業者舉行記者會表示,太陽光電、風力、海洋能、地熱、小水力等再生能源皆加速推展,未來政府、產業、民間將合作實現2030年綠電30%的目標。

賴瑞隆說,台灣能源轉型是基於安全、永續與國際趨勢考量的政策,《環境基本法》立法後,政府也加快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草擬與訂定,再生能源發展持續加快腳步;2016年再生能源發電量4.8%,2025年3月統計已增至14.6%。

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副理事長張雅惇指出,台灣已躍升為全球第五大離岸風電國家,2024年新增裝置量全球第一。離岸風電從替補變主力,產業鏈與制度逐步成熟,綠電穩定上岸。

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副理事長黃正泓提及,太陽能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再生能源,2023年新增裝置達447GW(百萬瓩),占新增綠電3/4。分散式特性能強化能源安全,面對戰爭風險尤具韌性。

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常務理事王守誠說,地熱是台灣未來綠能關鍵,2030年可望商轉成本低於火力。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理事長洪正中則說,核電不具擴張條件,小水力在農水與自來水系統潛力尚未開發完全,應加速推動。

海洋能發展協會理事長莊閔傑指出,台灣四面環海,蘊藏28GW可開發海洋能,相當於10座核四。目前已有業者啟動示範電廠計畫,但法規與審查流程繁瑣,建議簡化流程,預估2030年可望新增20MW(千瓩)以上。波浪能還具海岸防護效果,應列為合法開發項目。◇

民進黨立委賴瑞隆(右3)19日與再生能源領域代表舉辦「2025核電除役 綠能接棒:2030目標刻不容緩」記者會。民進黨立委賴瑞隆(右3)19日與再生能源領域代表舉辦「2025核電除役 綠能接棒:2030目標刻不容緩」記者會。(賴瑞隆辦公室提供)
延伸閱讀
台灣若發生大停電 經長:有防備措施
2025年04月29日 | 2個月前
政院提4100億特別條例 藍白綠回應
2025年04月24日 | 2個月前
立委籲政府加嚴防堵中共洗產地
2025年04月11日 | 3個月前
卓揆:非核供電到2032仍夠
2025年03月18日 | 3個月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