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的東方美人茶園 記錄「茶中佳人」的風采

在新竹初夏的晚霞映照下,茶園波浪般起伏的翠綠茶樹沐浴在橙金光芒中。這片位於北埔與峨眉交界的茶園,即將進入東方美人茶的採收期。科技業退休的沈台興副總,帶著對土地的熱愛與退休後的新生活節奏,以鏡頭捕捉眼前這片孕育極品茶香的綠野。
來自蟲嚙的天然饋贈 東方美人茶的風味奧祕
東方美人茶,又名白毫烏龍、香檳烏龍,是臺灣特有的重發酵烏龍茶,其發酵程度高達60%至80%,屬於烏龍茶中發酵最深者。其茶湯橙紅透亮,香氣獨特,帶有天然蜜香與成熟果香,滋味圓潤醇厚。這些風味的來源,正是茶葉在生長期時受到小綠葉蟬(Jacobiasca formosana)吸食而產生的自然防禦機制,使茶葉在發酵與焙火過程中釋放出特殊香氣。
這種茶葉需仰賴無污染、無農藥的栽培方式,因為唯有在自然環境中,小綠葉蟬才會棲息叮咬。茶農們反而樂見這類「蟲咬葉」,並細心照護其生長與發酵節奏,讓「著蜒」成為茶葉品質的保證。
產地珍稀 從新竹北埔走向世界舞台
目前,東方美人茶的主要產地集中於新竹縣的北埔、峨眉,苗栗的頭份、銅鑼及新北市石碇區等地。由於栽種條件需極為講究,並非所有茶園都能成功生產出品質穩定的東方美人茶。根據茶農說法,必須有午後雲霧、適度溫差及乾燥氣候,才能造就理想的茶質。產量極少,使東方美人茶價格常年居高,也常作為國宴、外交贈品,被譽為「茶中皇后」。
在沈副總鏡頭中可見,即將採收的茶園色澤濃郁,葉芽肥壯,呈現出健康而飽滿的狀態。他興奮地分享:「東方美人茶每年端午節前後10天採收,已經要採收了,茶園已有小綠葉蟬的蹤跡。特殊的環境產量不多,造就高價值的茶品。」
每年5至7月,是東方美人茶最適合採收的季節。此時茶葉受小綠葉蟬叮咬最多,香氣最濃。茶農在此期間需更嚴謹管理病蟲害與濕度,避免過度雨淋影響茶葉品質。
茶園日落裡的生活智慧
在沈台興拍攝的茶園照片裡,日出霞光將整片茶園染上金色,映照出他退休生活中最樸實也最幸福的時刻。這片茶園不僅養育了臺灣最頂級的茶品,也成為許多茶人、攝影愛好者、退休族心中最嚮往的療癒場域。
東方美人茶,是土地與氣候的對話,是蟲與葉的共生,是茶農技藝的累積,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品味、一種等待,也是一種深藏於葉脈之間的臺灣風土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