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高雄|社區「時間銀行」分享共好

中山大學學生及社區居民觀摩時間商店,店內陳列居民寄賣與捐贈物品。(中山大學提供)
中山大學學生及社區居民觀摩時間商店,店內陳列居民寄賣與捐贈物品。(中山大學提供)

文/記者方金媛
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大學社會責任(USR)計畫團隊深耕高雄前鎮區多年,協助路中廟社區打造連續8年營運的社區時間銀行,今年更擴展至鄰近的復國與興邦兩社區,正式啟動「前鎮時間銀行聯盟」,以制度化經驗實踐社區共學共創。

什麼是「時間銀行」?

時間銀行是一種「以時間為單位、互助為本」的交換機制,鼓勵居民將自身專長與服務投入社區,累積可流通的「時分券」。在時間銀行制度中,居民能透過貢獻手作、清潔、陪伴等服務,換取時分券,用於社區商店兌換商品、體驗課程,甚至參加在地活動。

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郭瑞坤表示,「時間銀行是跳脫金錢與傳統志工概念的另類制度,強調共享、互惠與社區共治。」世代交流與物資共享,使社區成為「人盡其才、物盡其用」的另類經濟場域。

路中廟社區發行全臺第一本「時間銀行」實體存摺。(中山大學提供)路中廟社區發行全臺第一本「時間銀行」實體存摺。(中山大學提供)
中山管院USR團隊自2018年起攜手路中廟社區推出時間銀行,陸續推出設置時間商店、時光咖啡吧、發行全臺第一本時間銀行實體存摺,並發展「時間貨幣」多元兌換與應用場域。透過不斷調整完善服務交換機制,成為全臺時間銀行制度最成熟的社區典範。

路中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、中山公事所博士生王月娥表示,當居民理解「時分券」所代表的「等值、分享、互惠」意義與應用後,更願意積極賺取時分券,有助於活絡社區參與。◇

延伸閱讀
中山大學新型研究 紅翎藻可淨化廢水
2025年05月19日 | 2個月前
中山大學新技術 有望緩解阿茲海默症
2025年04月28日 | 2個月前
光催化創新技術 助攻失智症藥物開發
2025年03月24日 | 4個月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