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品嫻與白沙屯媽祖香燈腳 兩天兩夜138公里急行軍

清晨未明,背起信仰的包袱,腳步踏上來自心底的呼喚——白沙屯媽祖進香,是一場朝向靈魂深處的徒步修行。2025年5月3日,這場從白沙屯到北港的信仰之路,在風雨中落幕,香燈腳感動的手捧「勇」字證書,汗水與歡笑同在。
在這其中,有一位身穿深紅上衣、頭戴亮橘帽子的女子——李品嫻,舉著證書與勇士吊飾的笑容,成為今年急行軍中最動人的畫面之一。
「我本來只是想走走,沒想到,竟然走到北港朝天宮了,達成我設定的目標。」
李品嫻語氣輕鬆,卻藏不住字句之間的堅毅。她分享道,原本只是抱著「走多少算多少」的心情出發,卻在白沙屯媽祖陪伴下,一步步走到終點。
「出發前我還睡了一覺,自備兩個便當,走第一晚還覺得不累。半夜有大妹陪走,邊聊邊走,時間就這樣過了。」這樣的平凡語調,是每位香燈腳最真實的心聲。
烈日、氣味、疲憊,是考驗,也是滋養
急行軍的第二天,李品嫻遇到30度高溫,幾乎無法休息。中午在伸港福安宮前短暫補眠一小時,她坦言:「心跳太快根本睡不著。」
下午三點,隊伍在鹿港遇見頭旗與媽祖駕前行。就在攝影器材電量告急之際,她靈機一動,聯繫鹿港的親戚阿姨,讓隊友到她家洗澡睡覺,短暫補給後再上路。
那晚,她與隊友在福海宮再啟旅程,面對彰化沿路瀰漫的雞屎、豬糞氣味,夜行苦行,卻也深刻體會「人間最濃的人情味」。有位深夜騎摩托車的女生問她:「姐姐,要載妳一程嗎?」那一刻她差點就上車,但最後選擇繼續走下去。
我鼓勵隊友 其實也是在鼓勵自己
「走到最後幾公里,我其實快撐不下去了,只有不斷提醒自己:你都走這麼遠了,不能停。」李品嫻說,她曾在西濱稻田邊與大妹躺傘布上小睡半小時,醒來後卻多了十七位「跳蚤」作伴。
儘管過程艱辛,她仍選擇加速趕路,讓平時日行僅2000步的大妹,與另一位隊友繼續慢走。她與一名同伴衝刺前往北港朝天宮,最終在下午2:55,順利完成138公里全程。
她說:「我不是最能走的人,但我知道,媽祖一直在。」
信仰是夜裡的燈 也是日間的影
這次急行軍的「勇」字吊飾與證書,對李品嫻與眾多香燈腳而言,不只是紀念,更是證明——證明人在信仰中所能燃起的光與力。
副標上寫著:「2025乙巳年 北港進香 去程徒步完成 Certificate of Achievement」這紙薄薄證書背後,是堅持與數不清的鼓勵。
在媽祖護佑下,他們在雨中、烈陽下、黑夜裡,點亮了彼此,也點亮了香路。
「我要說的是:有機會參與急行軍,就勇敢踏出第一步。」
「沒有高度正念,這條138公里,兩天兩夜其實是走不下去的。」李品嫻這樣說,眼神堅定。她感謝一路上的每一位相助者、攝影夥伴、大甲媽執士團長、提供休息的阿姨,以及2025年與她一同並肩作戰的每一位香燈腳。
「有志氣,就能走得完。影片剪好了,去看看,做好功課,來年挑戰自己!」
這條路,不只是朝聖之旅,更是一場由腳步雕刻而成的生命體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