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肥胖率六都第一 議員籲市府提健康計畫
高雄市肥胖人口比率達41.3%,為六都第一。高雄市議員鄭孟洳指出,全市有24個行政區超過全國BMI平均值25.5,尤其偏鄉問題更為嚴重,要求市府在3個月內提出跨局處的健康計畫,例如觀光局不能只辦美食活動,應結合衛生局導入健康與營養知識宣導。
鄭孟洳8日在市議會總質詢時指出,根據體育署運動現況調查,高雄市肥胖人口比率高達41.3%,是六都第一,顯示市民健康已亮紅燈。健康絕非只是個人議題,而是城市治理的重要指標,因為肥胖恐會增加醫療負擔,造成城市勞動力、生產力下降,與社會結構、職業型態、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有關係。
依高雄市衛生局統計,在全市38個行政區中,有24個行政區的BMI超過全國平均值25.5,尤其偏鄉問題更為嚴重,桃源區、那瑪夏區、茂林區的成人BMI過高比率分別高達62.9%、57.3%、47.1%。鄭孟洳質疑,衛生局在全市設立1,733個營養諮詢站,但1年多來僅累積2,514人次使用,每站平均僅1.45人,效益明顯不足。
鄭孟洳拿出她減重成功的照片表示,透過規律運動與健身減重30公斤,並維持至今。她指出,「美食之都」光環的背後,隱藏的是高油、高糖、高熱量的飲食習慣,觀光局頻繁辦理美食活動,應結合衛生局導入健康與營養知識宣導,讓民眾提升飲食自覺;交通局與都發局也可打造連續性的人行道與自行車道,並舉辦無車日,鼓勵綠色通勤,增加民眾運動機會。
尤其目前全台校園學生的肥胖比率不斷增加,肥胖兒童在校園屢見遭受霸凌行為如言語羞辱、嘲笑體型以及孤立行為等。鄭孟洳建議教育局推動「健康校園體重計畫」,讓學童每天運動30分鐘,並改善營養午餐、全面禁止校園販售含糖飲料與高熱量零食,由營養師提供個別化輔導。
對此,市長陳其邁表示,高雄作為六都BMI最高的城市,不是光彩的事。他提到,總統賴清德推出健康台灣計畫,台灣目前著著重在加強健康促進和預防疾病,尤其肥胖是許多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,他會責請衛生局整合各局處,提出高雄市健康促進計畫,努力降低市民BMI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