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證實美施壓亞幣升值?中經院長:報導與原文有出入

全球匯率市場劇烈波動,近日新台幣強勢升值,韓元對美元匯率也走揚,國內多家媒體報導指出,韓國央行總裁李昌鏞稱美施壓亞洲國家升值。對此,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,韓文原文是說李昌鏞不確定美國的意圖,他發現與英文翻譯報導有差異。他提出五大觀點,認為市場預期提前反應在匯率上。
連賢明表示,根據韓文原文翻譯,「美國不僅與韓國談論匯率問題,還與日本、台灣、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談論匯率問題,但這些傳言的傳播,在市場上存在一些事情的預期,目前仍不清楚美國希望匯率問題的要求與如何推進」,這與英文報導存在翻譯上的差異。
對此,連賢明提出五點分析,首先,他較傾向於美國這次關稅談判並未將匯率放在議程上,文章中說韓國不確定美國到底想要強勢美元還是弱勢美元,假設美國已經施壓亞洲貨幣升值了,怎麼會不確定美國意圖?
其次,鄰近幾個亞洲國家,只有新台幣升得又快又多,假設亞洲各國都接受到類似訊息,很難想像只有台灣強升,而日本卻沒傳出要求升值的消息。
第三,連賢明認為,如果美國真的將匯率作為談判議程,而台灣答應要升值,央行應該會勇於介入市場,不擔心美國將台灣當作匯率操縱國,為何央行這次有點手足無措?他說,假設台美已談妥,應該有不少國家同步升值,因為新台幣單獨強升,無法降低美國貿易逆差。
第四,韓國央行目前無法得知美國希望亞洲各國貨幣怎麼做,但市場可能自行猜測美國施壓亞洲貨幣升值,並預先反應在市場匯率上。連賢明表示,新台幣這次升值前價位落在33多,落在低點區間,未來幾年新台幣升值趨勢也可以預期,只是沒想到這次升值速度非常快。
最後,連賢明說,美國總統川普最關切關稅是否引發通膨,若現在要求亞洲貨幣升值,剛好造成美國進口價格上漲,可能增加美國通膨風險。
杜奕瑾:最近媒體是在寫小說嗎?
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對韓國媒體報導的原文進行翻譯,表示內文並未提到承認美國施壓。
杜奕瑾翻譯韓聯社的報導,原文標題為「李昌鏞:匯率很難預測…政治不確定性對經濟有重大影響」,內容提到,對韓元等亞洲貨幣走強,李昌鏞的總結是:「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是美國在與各個國家會晤時,正在談論匯率問題,其次是美國和中國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增加了。」對於與美國的匯率談判,李昌鏞表示,「我不知道美國到底想要強勢美元還是弱勢美元」。
「最近媒體是在寫小說嗎?」杜奕瑾質疑,只要找出韓國原文翻譯成中文,標題就已經明確寫到匯率很難預測,內容也說不知道美國要漲還是跌,但台灣有些媒體的新聞內容,卻有改造原文文意的嫌疑,新聞可信度實在有待加強。
立委:說美國施壓匯率是斷章取義
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7日表示,目前韓國並不清楚美國在匯率問題的要求,也不清楚美國在匯率問題下一步是如何推進。所以說美國施壓匯率的解讀,是斷章取義、言過其實。
吳思瑤指出,韓方的說法是這樣,但傳到台灣時,媒體卻斷章取義,將其置換成韓國央行總裁確認美方施壓匯率。這如同台灣的政治工作者以擴大臆測、誇大言論造成市場憂慮,讓市場預期心理更為加劇,不利於台灣的匯率穩定。
吳思瑤強調,台灣的經貿談判辦公室、行政院、總統府、央行等都非常清楚的把正確的訊息告知社會,台灣跟美國目前的談判磋商並沒有觸及匯率問題,現在的匯率波動是基於市場的預期心理以及外資看好台灣的產業,所以外資買超台灣的股票,大概是這樣的操作。
台幣急升 出口產業風險比較大
新台幣近日連續飆漲,導致台灣出口產業面臨壓力。經濟部長郭智輝7日受訪時表示,新台幣升值對於傳統產業的風險比較大,經濟部將協助業者避險。台灣以出口為導向,匯率變動將影響產業競爭力,這次新台幣罕見急升,造成國內產業直接影響,尤其是本土材料製造、再外銷的產品受到的影響最明顯。但台灣廠商若原物料、設備都是以美元進口、在台灣加工後出口,升值影響就會降低。
印刷電路板(PCB)台廠業者表示,日常收付現金高達7成以美元計價,由於匯率波動太快,企業很難及時應對,預估第2季獲利會受到壓力。
7日,新台幣兌美元盤中升貶互見,最終擺脫連日升勢,最終貶1.5分,收盤收在30.295元。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,「外匯要升或貶,趨勢看得清楚,避免大波動,業界會比較好做。」他說,經過央行信心喊話,這2天已經可以看到新台幣匯率回穩,這正是政府可以做的事情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