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市農產 首創快篩質譜宅急便

高雄市農業局攜手國立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首創「質譜宅急便」服務,5月5日正式啟動,首站於鳳梨、荔枝產季進駐大樹區姑山集貨場,以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開發的「農藥質譜快檢車」,免費提供農民快速、精準的農藥殘留檢驗,只需10分鐘就能得知結果。
農糧署南區分署高雄辦事處主任陳士成指出,全台目前僅有5輛質譜快檢車,每台造價高達1,300萬元,而高雄是全國首個將其導入農產地巡迴服務的縣市。
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教授郭章信說,現場設有儲備植物醫師,提供病蟲害診斷與用藥諮詢,協助農民降低生產成本與風險,從源頭為食安把關。檢測結果由雲端自動化系統比對410項農藥殘留項目,省去傳統人工比對的繁瑣流程。
農業局表示,本次駐點服務至5月29日,日後將依作物產期巡迴至其他產區;另也可提供外銷果品加強檢驗服務,讓農民可精準掌握農藥使用狀況,即時調整生產管理策略。
AI結合雲端 提升檢驗效率
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(簡稱農藥所)近期推出「藥物殘留檢測自動化演算輔助判讀雲端系統」,成功將從原本需5至10小時的農藥殘留檢驗流程大幅縮短至10分鐘。農藥所表示,該技術結合人工智慧(AI)與雲端運算,可自動辨識波峰數據、計算濃度與回收率,並迅速產出檢測報告,有效減少人力誤差並提升準確性。
此外,這套系統可連結農藥所建立的農藥殘留容許量資料庫,並自動比對各項殘留容許量標準,產出樣品檢出藥劑的評判結果,供檢驗人員參考判斷並作最終判定。
農藥所也計畫擴大中央或地方衛生單位、各檢驗實驗室及民間業者間的技術合作,共同推廣這項自動化解決方案,縮短檢測時間,同時保有穩定且高品質的檢驗結果,完善農產品安全檢測環境、加強食安維護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