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鄧醫談養生】中醫治療 漸凍人生命露曙光

中醫認為緩為寒,疾為熱,動作越來越慢,表示體內越來越寒。所以漸凍人是病如其名,加上內寒格陽於外,會有煩躁失眠的現象。 (123RF)
中醫認為緩為寒,疾為熱,動作越來越慢,表示體內越來越寒。所以漸凍人是病如其名,加上內寒格陽於外,會有煩躁失眠的現象。 (123RF)

文/鄧正梁(濟德中醫診所院長)

電影《愛的萬物論》敘述傳奇物理學家史蒂芬·霍金(Stephen Hawking)罹患「漸凍人症」的生命故事與其黑洞研究貢獻。究竟這種心靈禁錮在病體裡的頑疾,中醫怎麼看?

漸凍人正式名稱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(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,ALS),是一種影響大腦和脊髓神經細胞的神經系統疾病,導致肌肉控制力喪失。病情隨時間推移惡化,喪失一切工作能力,直到自理能力也沒了,具體病因西方醫學尚不清楚,少數病例為遺傳。

病程漸進不可逆,迄今無解

ALS主要影響全身的肌肉控制。通常以手臂或腿部肌肉抽搐無力、吞嚥困難或言語不清開始,然後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,隨著更多神經細胞死亡,肌肉越來越弱,最終運動、吞嚥、說話和呼吸都做不到。西方醫學認為這種致命疾病無法治癒。 

漸凍人症狀因人而異,取決於受影響的神經細胞。通常初期肌肉無力,漸漸症狀擴散惡化,行走或日常活動有困難,包括:腿腳或腳踝無力常絆倒。手部無力或笨拙。言語不清或吞嚥困難。虛弱痙攣手臂、肩膀和舌頭抽搐。不合時宜的哭泣、大笑或打哈欠。思維或行為改變。

運動神經元疾病早期通常不會出現疼痛,在後期,疼痛也不常見,不太影響膀胱控制,也不影響感官(感覺神經正常),包括味覺、嗅覺、觸覺和聽覺。就像植物人,但意識完全清醒,清醒的看著自己身體一天天萎縮。

漸凍人症危險因子

◎ 遺傳:約10%ALS患者風險基因是遺傳,大多數ALS的孩子有50%機會遺傳該基因。

◎ 年齡:75歲以下,風險隨年齡增加而增加。常見於60~80歲。

◎ 性別:65歲前,男性患ALS人數略多於女性。70歲後無差異。

精神對疾病深刻影響

回頭說霍金,被診斷漸凍人症後,又活了55年。醫學上20%患者存活率逾5年,一般3年內離世。對此,霍金本人曾說:「在我21歲時,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。此後,一切都是賺到的。」他自認活躍思維和幽默感讓其抵禦病魔,並說「人不能失去希望」,可見正面精神力量之強大。

中醫對漸凍人的治療

中醫認為緩為寒,疾為熱,動作越來越慢,表示體內越來越寒。所以漸凍人是病如其名,加上內寒格陽於外,會有煩躁失眠的現象。 

《傷寒論》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有「茯苓四逆湯」:「發汗,若下之,病仍不解,煩躁者,茯苓四逆湯主之。茯苓四逆湯方:茯苓四兩、人參一兩、附子一枚,生用,去皮,破八片、甘草二兩,乾薑一兩半。右五味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七合,日二服。」

這裡用到生附子溫心陽,再加上乾薑溫肺陽,直接加強心肺功能,好像在急救一樣,再解凍後,會有水產生,茯苓正好利水,減輕身體負擔。其他還可加上「當歸四逆湯」溫經脈,體虛加上補骨脂,腳無力則加牛膝等,把身體強健起來。 

誰說漸凍人就非得雙手就擒,乖乖受疾病的挾制?筆者經手此類個案有不錯收效。中醫可大大改善生活品質,重新擁有工作能力,是這世上不可或缺的治療。◇

延伸閱讀
本週溫度逐日上升 防午後雷陣雨
2025年05月13日 | 12天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