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日擬建軍民兩用船舶 對抗中共威脅

面對中共海軍快速擴張,美國海軍部長費蘭(John Phelan)表示,美日將討論雙用途造船(Dual-use Shipbuilding)計畫,將商船設計與軍事需求緊密結合,以強化區域威懾力。
在全球戰略競爭加劇的背景下,造船能力已成為美中角力的核心領域。從商船到軍艦,中共利用政府補貼與產業整合,迅速擴張其海上力量,對供應鏈安全與國際秩序構成挑戰。美國則希望重振本土造船業,強化國防自主,並積極尋求與盟友合作,共同擴充產能。
費蘭在披露計畫時告訴《日經亞洲》,他在研究中共海軍與中國造船業時注意到,中方在設計商船時會考慮到軍事應用,這意味著這些船隻可能具備純商用船舶本不會擁有的功能。
費蘭表示,考慮到美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經常聯合行動,雙方「應嘗試將這種理念融入各自的商船與軍艦建造之中」。
「新美國安全中心」智庫高級研究員、前美國海軍潛艇戰官員舒加特(Tom Shugart)指出,中共要求商業船舶必須遵守特定的國防標準。
「這可能意味著甲板必須堅固到可以載運坦克,或更容易安裝通訊設備或額外的損管(損害管制)裝置。」舒加特告訴《日經亞洲》。
費蘭認為,在衝突場景中,商用船舶將是支援作戰船舶的重要力量,就如兩次世界大戰所見,美日兩國需要預先考量這種造船方式。
美聯手日韓 加速布局造船產能
費蘭近日首次以海軍部長身分出訪,行程包括夏威夷、日本、韓國與關島。他表示,他將在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會面時傳達此一訊息。他還計畫訪問多家日韓造船廠,並邀請這些公司赴美投資。他強調,提升造船能力亦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部分。
費蘭說:「我們需要快速行動。」他將當前的局勢形容為轉折點,如果美國及其盟友不採取正確的行動,縮小與中國之間的造船差距,未來將非常非常難以追趕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