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台語外景文學節目 讓文學貼近生活

主持人柯大堡與高雄作家吳錦發從返雄中校園,口述雄中校園的自由開放。(公視台語台提供)
主持人柯大堡與高雄作家吳錦發從返雄中校園,口述雄中校園的自由開放。(公視台語台提供)

【記者方金媛/高雄報導】
公視台語台4月29日將推出全臺第一個以全台語為主的外景文學節目《文學跳曼波》,這是臺語台南部中心首度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的文學節目,耗時兩年籌備,希望能以輕鬆活潑的方式,透過影像與聲音的力量,讓文學更貼近大眾生活,也讓觀眾從日常視角,重新認識這片土地豐沛的文學能量。

主持人柯大堡與作家凌煙走訪紅毛港,敘述其繁華興衰。主持人柯大堡與作家凌煙走訪紅毛港,敘述其繁華興衰。(公視台語台提供)

《文學跳曼波》邀請了獨立創作的音樂人──柯大堡、范宸菲、PiA吳蓓雅、克里夫、林助家等五位台語獨立創作歌手擔任主持人,與各類型的本土文學家展開對話。

節目除了像一般行腳節目上山下海走進文學書寫場域外,更將傳統歌仔戲、布袋戲搬上螢幕,甚至巧妙地將台語詩與流行音樂饒舌(Rap)結合,希望透過各種跨界合作,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文學體驗。

製作人潘惠華分享,節目籌備過程中,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拜訪文學大師李喬。當時正值寒冬,高齡九十歲的李喬老師,儘管行動不便,仍以無比的熱情,向團隊娓娓道來臺灣文學在戒嚴、解嚴等政治脈絡下的發展與挑戰,以及他對文學的堅持與熱愛。李喬曾言,寫作不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替弱勢發聲,透過文字傳達理念,並對臺灣政治時事保持高度關注。

潘惠華說,臺灣文學作家們不分世代所展現的謙虛,他們總將今日的成就歸功於臺灣這塊土地的滋養,展現臺灣人樸實的精神。期盼觀眾觀看《文學跳曼波》,也能對臺灣文學有更深度的認識,了解作家透過文字為臺灣人發聲。

主持人柯大堡與作家何玟珒走讀文學地景台南七股鹽田,體驗鹽工的辛苦。主持人柯大堡與作家何玟珒走讀文學地景台南七股鹽田,體驗鹽工的辛苦。(公視台語台提供)

《文學跳曼波》介紹的作家橫跨日治時期到近代年輕作家,更包含客籍及原住民、西拉雅族作家等。外景團隊隨著作家的地景書寫與作家一起走訪了高雄紅毛港、西子灣、美濃、鹽埕埔以及台南七股、官田、關仔嶺,以及嘉義雲林沿海地區等南部文學地景,並上山下海至東部花蓮縣卓溪鄉深山部落、新竹縣五峰鄉泰雅部落,以及搭船出海至花蓮外海等地拍攝。

此外,特別邀請金曲歌王謝銘祐為節目量身創作主題曲《牽詩》,這首歌運用了台語現代詩體的音韻創作,表達由臺灣土地孕育出的詩文創作及臺灣文學作家,如同絲綢般地柔軟且創作綿延不絕,帶給人對這塊土地充滿無限的想像與希望。節目4月29日(二)起每週二晚間九時播出。 ◇

延伸閱讀
她抗癌4年昏迷瀕死 還陽後癌症竟全消
2025年01月08日 | 10個月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