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擊中共海事地位 美對中製船隻收泊港費

美國加州長堤港。(Mario Tama/Getty Images)
美國加州長堤港。(Mario Tama/Getty Images)

【記者陳霆、鄭琦/綜合報導】

美國川普政府為重振國內造船業、抗衡中共在海運的擴張,美國貿易代表署(USTR)週四(17日)宣布,將針對中國建造與營運的商業船舶徵收靠港費用,並給予特定航線及情況豁免,同時逐步限制非美國製汽車運輸船的使用,以促進國產,新制將於6個月後實施。

USTR指出,中共多年來透過補貼政策與產業控制,蓄意在海運、物流與造船產業中建立主導地位,損害美國商業利益、削弱市場導向企業的競爭能力,並對供應鏈安全構成風險。根據華府智庫「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」(CSIS)數據,中國目前擁有全球約1/5的商業船隊,並承擔超過全球一半(53%)的商業造船產能,總量已超越其他所有國家加總。

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(Jamieson Greer)表示,川普政府的行動,將扭轉中共長期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,並釋出訊號表明對美國製船舶的需求。

每趟僅收1次 費用逐年調高 

為了讓業界有緩衝期,USTR在公告中表示,收費措施將於10月14日正式生效,此後,相關費用將分階段逐年提高。每趟赴美航程僅收取1次費用,每艘船每年最多繳納5次,避免對頻繁往返的船舶造成過度負擔。

首先,針對使用中國製船舶的所有營運商、無論國籍,收費方式為每淨噸18美元起,至2028年逐年調升至33美元;或每個貨櫃120美元起,至2028年逐年調升至250美元,擇較高者徵收。

其次,針對中國擁有或營運的船舶,只要在美國停靠,其船東或營運商仍須就每趟赴美航程支付碼頭服務費,每淨噸50美元,之後每年提高30美元,至三年後漲到140美元。

非美製」汽車運輸船也納管

為了激勵美國製商船,本次行動還將針對「非美國製造」的汽車運輸船、液化天然氣(LNG)船舶收費。自10月起,如果使用外國製造的汽車運輸船,進入美國將被收取每輛車150美元的費用。不過,若業者訂購並接收符合條件的美國製汽車運輸船,可獲得最多三年的暫緩徵收。

USTR也將從2028年起,對美國LNG出口船隻設定國產化門檻,屆時至少1%的LNG出口量須透過美國建造的船舶運輸,並每兩年逐步提升至2047年的15%。

與此同時,川普政府也強化了「美國建造船舶」的定義。根據公告,船體與上層結構的所有主要零件,必須在美國境內完成完整製程,包括從鋼鐵冶煉到塗層處理的所有環節,且船舶關鍵零組件亦須在美國建造。外界認為,這項定義的收緊,旨在排除造船業依賴中國零組件。

圖為液化天然氣(LNG)油輪。圖為液化天然氣(LNG)油輪。(STR/AFP via Getty Images)

來本土航線的業者可豁免

為減輕部分船舶營運壓力,USTR也列出幾項豁免條件,包括空船進港準備載運煤炭、穀物等出口貨物的船隻;容量低於特定門檻的小型船舶;以及在五大湖港口、加勒比海區域和美國領地間營運的美國出口商和船東。

公告也指出,若船舶參與美國海事管理局(MARAD)主導的運輸計畫,或從事短程海運服務,將可免於此次收費規定。

此外,除船舶徵費外,USTR也預告,未來自中國進口的貨櫃、貨櫃起重機等貨運處理設備,可能面臨新一輪徵稅,稅率範圍為20%至100%。

美國工會普遍對週四的行動表示歡迎,稱之為「重振本土造船業的具體措施」,並承諾將持續監督政策得以落實。然而,包括航運業者、貿易組織與進口商在內的部分企業則擔憂,此舉將提高成本、推高消費價格,並可能衝擊美國港口工人。

分析:台灣貨櫃三雄可望受惠

據《華爾街日報》指出,這項港口費計畫將直接打擊中國海運與物流巨頭中國遠洋運輸集團(COSCO);若以運載量計算,中遠集團目前是世界最大海運公司。

綜合媒體報導,有分析師表示,台灣貨櫃三雄長榮、陽明、萬海,目前航行美國的中國製船隻比重分別為0%、17%、0%,可望受惠USTR對中國製船隻收費,造成美國線長期運價潛在上漲機會。

航商分析指出,中國航運公司和使用中國製船舶船隊的營運成本會提高,包括運費上漲、供應鏈中斷及全球船舶需求轉變。短期內,貨主恐需承擔更高的成本,導致運費波動;長期而言,造船需求可能會轉向中國以外的國家,使市場對日本、韓國和台灣建造的船舶需求增加。◇

延伸閱讀
DeepSeek擁6萬顆輝達晶片
2025年04月17日 | 3天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