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研究:數十億人缺乏微量營養素

根據一項新研究,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,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。
一項發表在《刺胳針-全球衛生》(Lancet Global Health)的研究指出,全球99.3%人口至少缺乏一種重要的微量營養素。該項研究主要蒐集了31個國家的數據,並以此估算了185個國家的微量營養素消費情況。
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研究教授、共同主要作者克里斯·弗里(Chris Free)表示,微量營養素缺乏會損害健康,並可能導致一系列可預防的健康問題。「鐵缺乏是貧血最常見的原因,會導致認知障礙和不良妊娠結局。維生素A缺乏是全球可預防盲病的主要原因,主要影響兒童和孕婦。」作者寫道。
另一主要作者泰·比爾(Ty Beal)說,「這些差距損害了健康結果,並限制全球範圍內的人類潛力。其結果可供公共衛生從業者用來照料需要干預的人群。」研究人員說。
7種常見缺乏症
研究人員確定了七種人們普遍缺乏的微量營養素:碘、維生素E、鈣、鐵、核黃素(維生素B2)、葉酸和維生素C。在美國,維生素E、碘和維生素C名列前茅。全球則有超過一半的5歲以下兒童缺乏維生素A、鐵或鋅。
每種微量營養素缺乏都有其獨特的後果,多種缺乏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和壽命。研究揭示了幾個全球缺乏率並強調了其影響:
.碘(68%):對嬰兒認知發育至關重要。碘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尤為重要。碘的常見來源包括加碘鹽、海藻和海鮮。
.維生素E(67%):缺乏可能導致肌肉無力及協調障礙。堅果、種子和植物油是維生素E的常見來源。
.鈣(66%):缺乏可能導致骨骼脆弱易折。乳製品和魚類是鈣的常見來源。
.鐵(65%):缺乏可能導致貧血,影響認知和妊娠結局。紅肉和蛋類是鐵的常見來源。
.維生素B2(55%):缺乏可能導致非特異性症狀,如眼睛敏感及神經系統症狀,如癲癇和偏頭痛。蛋類、肉類和乳製品是核黃素的主要來源。
.葉酸(54%):懷孕早期需要葉酸,以降低死產及大腦和脊髓嚴重出生缺陷的風險。堅果和綠葉蔬菜是葉酸的主要來源。
.維生素C(53%):缺乏可能導致牙齦出血和傷口癒合不良。辣椒、番茄和柑橘類水果是維生素C的常見來源。
其他不太常見的缺乏症,包括維生素A和鋅不足。維生素A缺乏可能導致盲病,鋅有助於預防傳染病。研究人員發現,女性在碘、鐵和礦物質硒方面的缺乏率持續較高。然而,男性在鎂、維生素B6、鋅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A、硫胺素(維生素B1)和菸鹼酸(維生素B3)方面的缺乏更為明顯。
原文:「Billions of People Have Inadequate Micronutrients, Study Estimates」刊於英文《大紀元時報》網站。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