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平權小推手 桃園小小種子匯聚大大力量

校長與師生共同合影-月經不孤單小屋陪你過。(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)
校長與師生共同合影-月經不孤單小屋陪你過。(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)

【記者徐乃義/桃園報導】

桃園市教育局鼓勵學校結合創新理念,發展出特色優質的活動課程,八德區的茄苳國小教師團隊合作推動月經平權教育,從學生自身經驗出發,打破月經偏見,成為月經平權的小推手。

月悅小屋提供月經相關書籍及繪本,學生可以在小屋舒適的環境內自在閱讀。月悅小屋提供月經相關書籍及繪本,學生可以在小屋舒適的環境內自在閱讀。(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)

茄苳國小五位教師合作自編教材,發起推動月經平權的課程,旨在打破學生對月經的迷思與偏見,並藉由批判思考和換位思考的方式,讓學生們瞭解月經是自然的生理現象,進而反思社會中對月經的污名化和禁忌,學習如何尊重與支持月經平權。

李碧月老師指學生運用AI編寫月經平權歌曲及製作翻轉童話影片。
張雅雯老師帶領學生運用換位思考同理月經來時的不適,透過劇場表達友善回應。張雅雯老師帶領學生運用換位思考同理月經來時的不適,透過劇場表達友善回應。(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)

課程從孩子的自身經驗出發,透過情境故事討論、覺察與辨識存在的月經禁忌,進而進行理性分析,思考禁忌的合理性,並反思當中對女性月經的污名化。

師生共同搭建月悅小屋。師生共同搭建月悅小屋。(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)

設計教案的老師們表示:「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,讓學生自在地討論月經,消除不必要的羞恥感,並建立正確的知識。」學生哲語表達:「我本來以為女生的月經很噁心,上完課之後,才知道這是對月經的不理解,我想跟大家說,有月經不需要覺得羞恥。」

張雅雯老師自編情境故事與學生討論月經禁忌的合理性。張雅雯老師自編情境故事與學生討論月經禁忌的合理性。(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)

教師們也帶領學生換位思考,學習同理心,理解女性在月經期間可能面臨的不便,讓學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鳴與支持,並深刻體會到月經平權的重要性。

校長鄭友泰強調:「這不僅是生理教育,更是情感教育。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學會關心他人,理解性別差異的獨特經歷。」

陳鳳妹老師帶領學生放眼國際-尼泊爾月經小屋的討論解決策略。陳鳳妹老師帶領學生放眼國際-尼泊爾月經小屋的討論解決策略。(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)

課程還帶領學生放眼國際,讓孩子們瞭解世界各地,尤其是尼泊爾、非洲等國家,女性在月經方面所遭遇的不平權現象,並思考如何以具體行動,發揮小小影響力,匯聚成為推動月經平權的巨大力量。學生品霓分享道:「我學到了很多關於其他國家女性的困境,這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,也希望為他們發聲。」

學生創作月經平權標語讓標語帶路點燃平權希望。學生創作月經平權標語讓標語帶路點燃平權希望。(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)

學生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創意與熱情。他們利用AI改編童話故事,製作月經平權宣導海報,並在社群媒體上播放自創的月經平權歌曲,積極參與宣導與倡議。同時,他們還提出了創意點子,在學校內建立一個「月經小屋」,並將這個概念與尼泊爾不人道的月經小屋進行反差對比,取名為「月悅小屋」。學生宇珊表示:「我們希望能讓大家知道月經是成長的祝福,不是骯髒不潔的。」

歡迎預約月悅小屋。歡迎預約月悅小屋。(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)

這個有趣且富有意義的計劃中,鄭友泰也大力支持,捐助了自己的帳篷,家長會副會長鄭喜文得知師生的創意發想,主動提供露營設備與配件。學生們在這些資源的支持下,積極動手佈置出「月悅小屋」。除了提供友善衛生棉外,還放置了有關月經知識的繪本,並提供舒適的座椅、熱敷墊、暖暖包。

李碧月老師指學生運用AI編寫月經平權歌曲及製作翻轉童話影片。李碧月老師指學生運用AI編寫月經平權歌曲及製作翻轉童話影片。(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)

輔導主任郭喬智補充道:「月悅小屋主要是向大家傳遞重要的訊息:月經不應該是一個禁忌話題,而是可以自由討論的自然生理現象,每個人都該擁有平等與被友善對待的生理權利。 

茄苳國小透過這一系列創新的教育活動,不僅讓學生們在學術與情感層面獲得成長,也為推動月經平權盡了一份心力。教育局對於學校推動的創新教育課程表達肯定,期待透過學校播下的小小種子,能匯聚更大的影響力,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。◇

延伸閱讀
清明祭祖低碳好 桃園環保祭祀誠意足
2025年03月20日 | 1個月前
我的名字,Kim亞洲首演 桃園壓軸演出
2024年11月04日 | 5個月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