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中關稅持久戰 分析:美占絕對優勢

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,局面很快演變為美中關稅大戰。部分觀點認為,中共黨魁習近平比川普更有能力打持久戰,但有專家分析,在經濟、技術、政治方面,美國仍占絕對優勢,中共不是更適合持久戰,而是沒選擇,只能耗下去。
中美關稅戰正酣,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,逾75國主動聯繫白宮要談判,且未採取報復,唯有中共聲稱「奉陪到底」,並祭出反制措施。截至11日,美國對中國進口的大部分商品課徵關稅達145%,而中國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的關稅,12日起也提高至125%。
美國避險基金經理人艾克曼(Bill Ackman)10日在X平台上表示,當下的情況對中共很不利,因為每一家在中國設有供應鏈的美國企業,都在尋求將供應鏈轉移到可能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。
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《大紀元》表示,美中雙方不會在談判桌上讓步,美國會測試中國哪些行業會出現反應,供應鏈、外資及就業是否劇烈波動;而中共會觀察美國企業是否反向施壓白宮,股市是否脆弱。
習反擊為證明自己大權在握
雙方都在試探,「這不是政策摩擦,而是戰略性的看底線。」他認為,這已不單純是關稅問題,「是兩個意識形態、社會制度、經濟制度的對抗。」
至於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,為什麼習近平不聯繫川普?黃大衛分析,直接談判會失去主動權,象徵性的統治地位將消失,而且一旦談的不理想,來自北京內部的壓力也會放大。中共的舉動也是展示給內部看的,顯示其在高度控制著這個國家。
黃大衛說,中共的體制是一個高度封閉的極權體制,不允許外界挑戰。而習近平不計代價的反擊就是為了釋放信號,證明大權在握,他依然敢對美國出手,也是震懾其他勢力不要輕舉妄動。
中共「勝算」只是耗下去
《華爾街日報》近日撰文稱,習近平比川普更有能力打持久戰。習近平和共產黨不存在選舉,而美國近日經歷了股市下跌,明年的期中選舉還將對川普和共和黨構成重大考驗。因此,如果這是一場誰先屈服的競賽,讓習近平屈服還需很長時間。
對此,黃大衛認為,這種觀點是不對的,中共不是更適合持久戰,而是沒得選,只能耗下去。他說,「短期方面,中國(共)沒有太大的勝算,美國掌握了全球50%以上的金融市場,60%以上的上游技術,70%以上的軍事壓力。所以無論是經濟、金融、技術、政治方面,美國在全球依然占有絕對優勢。」
「長期拖延下去的話,中國打所謂的內循環、轉口貿易、政治穩定性綜合防禦戰的話,由於政治體制跟美國不同,首先川普只能做四年,做完就要輪換」,黃大衛說,從任期來說,中共似乎是有「勝算」,但所謂「勝算」也只是拖延、耗下去,拖到美國換總統或換政策。所以中共更多的是消耗戰,並不是持久戰,因為中共沒有太多主動權。
美元走弱 金價首破3200美元
面對關稅的不確定性及對經濟影響的疑慮,近期美元指數也上下動盪。受美元走弱和美中貿易戰升級的推動,黃金價格11日首次突破每盎司3,200美元的關卡,創下新高,突顯投資者紛紛湧向避險資產。美元下跌,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對海外買家來說更加便宜。
美國金融市場分析媒體Tastylive的全球宏觀部主任史比瓦克(Ilya Spivak)表示,「美元的快速走弱似乎是目前金價反彈的主要驅動力,反映出投資者持續撤離美元計價的資產,在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背景下,股票和債券遭到拋售。」
美財長:美元將維持強勢地位
近日有分析指出,關稅戰可能導致美元走向疲軟,其霸權地位面臨動搖。不過,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(Scott Bessent)指出,從長遠來看,美元將維持強勢貨幣的地位,關稅將有助於政府增加收入,每年或在3千億至6千億美元之間。他表示,美元兌其他貨幣的價值會不時波動,但如果美國政府建立起穩固的經濟基本面,美元將會表現優異。
彭博社亞洲經濟專欄作家莫斯(Daniel Moss)也表示,過去數十年,不斷有分析認為美元會走向衰弱,但最後這些評估都失準了。例如,在布列登森林體系的固定匯率制度終結時、東亞經濟體崛起、2008年的次貸危機時,都不斷有輿論唱空美元。然而事實證明,在困難時期,美元往往會走強,而不是走貶。
莫斯提醒,不要太快否定美元的主導地位,因為全世界找不到可以替代美元地位的貨幣。◇